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十一卷 定風波 第六百四十一章 齋戒(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一卷 定風波 第六百四十一章 齋戒(下) (3 / 6)

只覺得身子都僵了,但是這般待著只會覺得肚子越發餓,曹顒拿起筆,接著抄寫《金剛經》。

十六阿哥起身,溜達了一會兒,也跟曹顒一樣,接著抄寫經書。

過了辰時,洗漱完畢,曹顒的《金剛經》也抄完。

曰子越好難熬,一會掏一次懷錶,也不見指標走多遠。

還有一天半,該怎麼熬啊?如今雖說是大白天的,但是曹顒真有些飢寒交迫的感覺。

十六阿哥也抄完了,正在側身躺著,睜著眼睛不知道在琢磨些什麼。

他的一生到底是什麼樣的,是真如野史所說的是個“糊塗王爺”,還是大智若愚,曉得保全自身,三朝不倒?

曹顒同十六阿哥結識至今,也過去七、八年了,算是看著他一點點從一個少年蛻變至今。

“十六爺在想什麼?”曹顒開口十六阿哥嘆了口氣,道:“孚若,八旗廢了。這從八旗入關至今尚不足百年,就成什麼樣子,想當年,祖輩打天下時,幾十萬八旗鐵騎就馳騁中原,佔了這大明的花花天下,所懼何來?如今,邊疆癬癤之患,都解決不了。將熊兵弱、缺馬少糧,任由小人叫囂。”

雖說曹顒安安分分地生活,沒有什麼“反清復明”的念頭,但是聽十六阿哥說起八旗入關之事,心裡還是頗為不自在。

是啊,滿清入關不足百年,這“揚州十曰”、“嘉定三屠”也不足百年。

天下賦稅,江南佔三分之二。

朝廷不敢輕忽江南,這些年懷柔政策用了不少。因各種洪澇,江南每年都有各種賦稅減免。饒是如此,血海深仇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化解的。

文人少節,只要能當官,誰管是大明天下,還是大清天下。

但是也有不少大儒,隱匿民間,至死不出仕,就如曹顒蒙師宋夫子之父。

滿朝文武稱頌的“康熙盛世”,就跟個紙糊的燈籠似的,看著光亮,卻不能捅破那層窗戶紙。

百年後的中國,會更弱。

曹顒看著十六阿哥,道:“十六爺,可曉得東印度公司?”

“東印度公司?”十六阿哥沉吟片刻,道:“曉得,五十年他們在廣東成立洋行,專門收購茶葉的。雖說當時我沒管著內務府,但如今內務府那些人提起這個來,還說洋鬼子的銀子好賺。對了,內務府這幾年的香料與靛青,也多是從他們手裡買的,同時還賣給他們部分絲綢。”

“那十六阿哥可曉得,東印度公司得到英國皇帝授權,能自主佔領地盤、鑄造錢幣,還可以自己修建自己的要塞、組織自己的軍隊?”曹顒問道。

“什麼?”十六阿哥聽了詫異:“那‘鷹洋’是東印度公司自己鑄的?不是說是什麼墨西哥的麼?”

“‘鷹洋’是墨西哥的不假,但是其他的銀錠、金錠估計是東印度公司自己鑄的。”曹顒道:“反正印度有金礦,他們佔了也不費什麼事!”

十六阿哥聽了直皺眉,道:“不是聽說他們只在印度建工廠麼,怎麼連礦山也能佔?這樣,不是跟強盜無異。”

曹顒笑道:“人心貪婪,誰的力量強大,誰說話。在那些洋鬼子所受的教育中,可沒有咱們儒家那套虛禮,人家講究的是實惠!”

“到底是番邦小國,不受教化。”十六阿哥搖了搖頭,看了曹顒一眼,道:“孚若對我說這個做什麼?難不成,他們還想憑著廣東那幾十號人,到咱們大清搶地盤不成?那豈不是痴人說夢。”

曹顒接著說道:“如今,他們在廣東做商貿,買咱們的茶葉與絲綢,到歐洲變賣。能賣給咱們,只有鐘錶香料這些東西。買的多,賣的少,這一來二去,就有越來越多的銀子流入咱們這邊。”

十六阿哥挑了挑眉,笑著說道:“如此最好,讓這些強盜白忙活。將其他地方的金山銀山都搬到咱們大清來,也算他們的功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