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四年除夕,因長生出痘的緣故,曹府立時冷清許多。
蘭院不能擺席,席面擺在前院花廳。
今年參加年夜飯的除了曹家眾人,還有左成、左住兄弟兩個,田氏名分上是莊先生的外甥女,要給莊先生守孝,所以在自己的屋子裡用飯。
曹家長房、二房因曹碩的緣故,酒水也免了。女眷只有一桌,除了李氏、兆佳氏、初瑜等人外,還有已經從家回來的素芯。
兆佳氏東拉西扯了幾句家常,見素芯安靜,一個字不肯多說,便沒有興致。
倒是四姐與五兒兩個,曾跟著羅姑姑與常姑姑學過規矩,瞧著素芯行動都是姑姑們教導的模樣,卻是不像姑姑們那樣嚴厲,對她生出親近之心。
素芯面上低眉順眼,淺淺笑意,心裡卻是頗為悽苦。
畢竟是除夕之夜,她卻是因差事的名義,暫住別人家。另外,還有回家時聽來的閒話,更讓她心裡忌憚的很,不願同兆佳氏有什麼接觸。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話說的得然不假。
就算是父母胞姊已經過世多年,母姊又是沒有見過,但是韓江氏對其思念不減。
她給父母與姐姐文繡的牌位前上了香,而後坐在桌子旁邊跑神。
桌上,是地道的淮揚菜,多是韓江氏平素愛吃的。
這都是她的帖子丫鬟小喜張羅的,韓江氏看著滿桌的美味佳餚,卻是絲毫沒有舉筷之意。
別的時候還好說,忙著生意,也想不起別的;這逢年過節的時候,卻是難免有所觸動,想起父母親人。
韓江氏猶豫了一下,叫小喜取了筆墨過來。
江家有個旁支所出的江五,論起來是韓江氏的族兄,前兩年病故了,留下個寡婦拉扯兩個兒子。
韓江氏骨子裡,是憐貧惜弱之人,見不到女人受苦。加上江五嫂是個老實本分人,這幾年來,她就多有幫襯。即便遷居京城,也給那邊送過些銀子。
江五嫂的次子,今年四歲,若是抱來做養子……韓江氏想著,已經是鋪開紙筆,提筆給一位族叔寫信。
寫了幾行,她卻是止了筆,嘆了口氣,將信撕掉,扔進紙桶裡。
即便江五嫂是個老實人,誰能保證她的孩子,就能長成良善之輩?
若是以後江家開啟嗣子的旗號,來算計她,那她不是扳磚頭砸自己的腳。
其實,她的心裡,對於那些江氏族人,真沒什麼敬意與感情。那些人聯合起來,想要分她家產之事,她記憶猶新。
若不是有程家做倚仗,估計她早已被那些人生吞活剝。
還是等到開市,去“人市”看看,韓江氏心裡拿了主意。
*曹府這邊,大家興致本不高,加上為避痘的緣故,府裡不能動煎炒,連吃食上,也減色不少。
這頓年夜飯,卻是吃的眾人意興闌珊,早早就散了。
曹顒與初瑜兩個怕榕院那邊冷清傷懷,早早地就預備了妞妞喜歡吃的點心送過去。
因夜深了,曹顒去有些不便利,就由初瑜過去溜達一圈,陪著說了會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