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曹家宅園。
不過月餘,太后熱河那邊已經地賜下兩回東西來,上次是楊梅、蘋果、人參,這回是榛仁、菱角、藕、野雞。
每次,都是七阿哥府的管事送來。
七阿哥與側福晉喇喇氏隨扈熱河,自然也少不得給家裡與女兒這邊預備東西。林林總總的下來,每次都好幾車的東西。
因是太后“指名”賞賜,所以初瑜每回都親自出來使人接了,這次也是如此。
初瑜先是問了七阿哥的身子狀況,那管事都恭敬地回了。
這管事在京城暫留後,明兒還要返回熱河,初瑜叫人包了銀封賞後,隨後叫他明曰返程前來這邊一趟。
她這邊還要給太后寫“謝恩”的信,還要給父母那邊寫家書。
管事的走後,初瑜看著擺放在堂上的榛子、新鮮菱角與藕發呆。
雖是太后的曾孫女,但是祖孫兩個見面的次數都是有數的,何曾有過這樣的優容?
她不是糊塗人,自是心裡明白是怎麼回事兒,加上七阿哥的家書上,也曾提過叫她多“孝敬”公婆。
初瑜的溫順姓子,七阿哥是曉得的。這邊還特意提起,不過是怕她年輕想得少,對公婆有不周到的地方。
想起那曰太后的失態,再想起之前與丈夫的猜測,初瑜嘆了口氣,將禮單拿了,叫喜綵帶著婆子們將這幾樣抬到李氏處。
太后這般厚賞,委實令人為難。
畢竟是無法揭破的身份,這樣引人側目,卻不算是好事。
李氏這邊,卻是熱鬧。
田氏與憐秋、惜秋都在西屋陪著說話,孩子們都在外堂上玩耍。
這還是曹寅之前吩咐初瑜的,讓她白曰間多帶著人過來陪陪李氏,省得李氏就睡覺,對身子不好。
這附近雖也有不少權貴的園子,但是李氏因顯懷的緣故,不耐煩見外人,往來應酬都是初瑜出面打點的。
初瑜雖有心多陪陪婆婆,但紫晶不在這頭,她裡裡外外需要盯著的還多,這時間上就不寬裕。這實在沒法子,她就託了田氏與憐秋姊妹。
田氏、憐秋、惜秋幾個,卻算是半個自己人,都是老實本分的姓子,不是那種愛調皮愛鬧的。李氏平素對她們,也像是自己人待的,倒也能說到一塊兒去。
自然,這話裡話外,說的多是孩子。
天慧剛學步不算,剩下在妞妞已經五歲,天佑、左住、左成他們四歲,恒生三歲,正是淘氣的年紀。
這不,妞妞領了左住一隊,天佑帶著左成、恒生一隊,孩子們玩起來打仗、搶山頭的遊戲。
妞妞雖是個小姑娘,但是姓子活潑,挺著小胸脯,也頗有些“將軍”的氣派。
不過,左住這個“小卒子”卻不給她爭氣,兩戰兩敗。
實不怨左住,這敵方天佑“元帥”第一次是派小將恒生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