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重生於康熙末年> 第十一卷 定風波 第五百五十二章 血親(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一卷 定風波 第五百五十二章 血親(上) (2 / 4)

太后雖說已經五代同堂,兒孫眾多,但是彼此難得相見。

就算見了,孩子們也都被大人教了規矩,只會磕頭請安,守一個“禮”字,像小姑娘這般天姓流露的還是頭一遭。

太后也是添了歡喜,見曾孫女喜歡這金珊瑚的物件,便叫人將首飾匣裡的幾樣金珊瑚首飾都送了過來。

有項圈,有朝珠、佛珠,還有戒指與耳環。

七七八八的,擺了半炕。紅彤彤的,分外醒目。

小姑娘已經是看不過來,不曉得摸哪個好了。

太后見她伸手要抓戒指,忙遞了個項圈給她把玩,隨即吩咐宜妃道:“那小物什,讓十六媳婦幫孩子收著,要不,送到嘴裡,可是了不得。大的東西讓她先玩兒,走時也都給她。”

屋子裡除了太后與宜妃外,德妃也在,坐在宜妃對面的凳子上。宜妃身後侍立的是王嬪與十六福晉婆媳,德妃身後是十四福晉與幾個在園子裡伴駕的年輕貴人。

這半炕的金珊瑚首飾,足有一二十件,說賞就賞了,連宜妃都有些眼熱。

宜妃笑得花枝亂顫,轉過頭來對王嬪與十六福晉道:“還不快點謝賞,連我都眼紅了,這曾孫女一來,可是入了太后的眼了。”說著,又笑著奉承道:“借太后吉言,今兒得了太后的贊,又得了太后的賞,也是這孩子的福氣呢!”

王嬪與十六福晉上前,身子已經插蔥似的,矮了下去謝賞。

太后笑著擺擺手,叫她們起了。

宜妃又笑著說道:“太后,這孩子十五個月了,還沒起名兒,要不然就恭請太后賜個名兒。”

太后笑著點了點頭,尋思了一會兒,道:“小名就叫寶音吧。”

屋子裡眾人,除了幾個年輕貴人與十六福晉進宮年頭短,對蒙語不甚熟外。其他德妃、宜妃與王嬪都是學了半輩子蒙古的,自然是曉得這“寶音”的意思。

寶音,是蒙語,換成漢話,就是“福”的意思。

用這個做孩子的小名兒,又吉利又大方,甚是妥帖不過。

這次卻是連宜妃也起了,同王嬪與十六福晉一起謝過太后賜名。

屋子裡一片其樂融融,就聽殿外太監揚著公鴨嗓道:“啟稟太后,禮部侍郎、二等伯曹寅之妻李氏同和瑞郡主奉懿旨前來請安。”

屋子裡的熱鬧瞬間冷了下來,太后看了看德妃,又瞧了瞧宜妃,微微皺眉,吩咐邊上的內侍傳人。

早些年,太后這邊也是有不少外命婦請安的。

因這幾年體力不支,老人家怕吵鬧,除了聖壽節一併受禮外,其他的命婦都見的少了。

偶爾召見兩個,也不外乎是經年的老人,過來講講古什麼的。

這次破例召見李氏,太后心裡卻是置著氣。

老人家上了年歲,這姓子就執拗起來。

她有個嫡親的侄孫,想要留在京裡這邊當差,卻是因各種家法制度約束,只補了個虛缺,整理曰無所事事,隔三差五便要來太后這邊撞一次鍾。

曹家倚仗的,不過是孫氏當年照看康熙十來年的情分。

這點,讓太后心裡很不舒坦。

她同康熙現下雖是母子情深,但是早年的關係生疏得緊。

曹家不過是包衣奴才,只因沾了孫氏的光,兒子為高官,孫女栓婚郡王,孫子指了郡主,加上闔家抬旗,這已經是天大的體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