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定時,通常都是由大媒同至親一同往女家,曹頌與靜惠的親事,請的大媒是伊都立夫婦。
幸好他是定了十六啟程往口外去,也能趕上曹家往富察家下定。
按照時下規矩,過禮下定儀式都在上午舉行,這就是俗話說的“早禮晚嫁妝”。
除了“鵝籠”、“酒海”這些古禮外,剩下的就是下定的什盒。什盒都是雙數,尋常人家二抬、四抬,富貴之家八抬、十六抬、二十四抬、三十六抬等。
每抬什盒都是四層,每層放兩樣裡聘禮。
當年覺羅家用的是十六抬聘禮,已經是極體面。曹家往淳郡王府用的是三十二抬,曹顒是長房長子,曹家未來的家長,幾個弟弟自然不能比肩。
往富察家同侍郎府預備的聘禮,都是二十四抬。
抬盒都是紅漆描寂金邊的,抬夫也是專門穿了紅光金喜字綠袍,頭上帶著大絨秋帽,看著極是喜慶。
伊都立同曹顒兩個,昨天就在衙門那邊打好招呼,今天要晚些過去。他們兩個騎馬,伊都立之妻和初瑜倆兒乘轎子,一行人往富察家去。
隊伍前面,是專門僱傭的鼓樂吹奏,沿途極是熱鬧。
伊都立騎在馬上,轉過身子,看了一眼下聘隊伍,對曹顒道:“真沒想到靜惠這丫頭還有這般體面,這還多借孚若同郡主之力。堂姐地下有知,心中也當寬慰。”說到最後,帶著幾分唏噓。
一家人過曰子,這不過是才開始罷了。
想著兆佳氏的脾氣,曹顒實是樂觀不起來。不過,靜惠是個姓子柔順的,婆媳間就算有摩擦,總不至於鬧得雞飛狗跳。
以柔克剛,靜惠說起來,也是賢淑貞靜都佔了。相處時曰長了,兆佳氏若是能心結化去,就會看到這個兒媳婦的好了。
富察府這邊,傅鼐同其長子昌齡在府裡。除了富察本家族人外,伊爾根覺羅氏的孃家同溫順公府那邊都有賀客上門。
昌齡鄉試榜上有名,如今在府中讀書,準備明年的會試。
溫順公府那邊,曉得靜惠許給了曹家,雖說沒有趕著上門接姑娘過去,但是為了面子好看,曾壽也使了僕婦過去問了兩遭,送來一百八十兩銀子,給靜惠添嫁妝。
又送了五十兩銀子給覺羅氏,並且說了,按照撫養族中孤老之例,往後每年也是五十兩銀子的定例。
待曹寅進京的旨意下來,曾壽那邊就有些後悔了。
曹寅為禮部侍郎、曹顒為太僕寺卿,未來的新姑爺也是補了侍衛,這門親事著實要得。
雖說論起出身,公府這邊是開國元勳,幾代來同皇家宗室嫁娶不斷,要尊貴許多;但是曹家是帝王心腹,祖孫三代都是天子近臣,在朝廷上的分量可是不比公府這邊差分毫。
曾壽雖說後悔,但靜惠已經被接近富察府。他也不可能放下身價,非要把姑娘接過來。不過,該表示的還要表示,那邊除了之前送來的銀子,又幫襯送過來不少嫁妝。
靜惠這邊,也由姨母帶著,往溫順公府給族兄族嫂請安。
不管溫順公府是不是看曹家的情分,但是祖母老有所依,也使靜惠打心底感激那邊。
隨著吹吹打打聲,曹家送聘的隊伍已經到了富察家門外。
傅鼐叫人開了中門,將隊伍從大門迎進來,二十四抬聘禮陳列於庭院,初瑜與兆佳氏擔當下聘的堂客,使人捧著如意匣子,被迎進內宅,曹顒同伊都立兩個則由傅鼐親自陪著,在客廳待茶。
傅鼐滿臉是笑,能看出是真心歡喜的。
雖說富察家同曹家是姻親,但是因早年恩怨的緣故,疏遠多年。曹顒進京後雖說好些,但是傅鼐同曹寅兩個仍是心結未解。
如今,因靜惠的緣故,使得兩家重新續上姻親,這往後走動起來也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