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科順天府鄉試的正考官是國子監祭酒徐曰暄,副主考是河南道御史田軒來。
此次的開考時間是八月十八,主考官卻是八月初六才任命下來。自打初六開始,兩位主考官便閉門謝客,為了避嫌疑,不得同任何同僚往來。
因都是京官,曹顒也認識徐曰暄。他是康熙二十七年的進士,正牌子科班出身,之前也到地方任過鄉試主考官。
卻是因不在一個衙門,彼此沒有半點交情,曹顒不過是識得他罷了。
從貢院出來,曹頌有幾分沮喪,對曹顒道:“哥,弟弟是不是忒沒出息?小四才多點兒大,都沒說怯場,我這當哥哥的,卻是沒出息。”
曹顒道:“嗯,卻是有點兒沒擔當。人生一輩子,怯場的時候多了,有的時候能退一步,有的時候卻是硬著頭皮也要上的。不過,人貴在有自知之明,存有畏懼之心,也是好的。那種自以為是的傢伙,豈不是讓人很笑話?”
曹頌聽得迷糊,卻是不曉得哥哥到底是在訓斥自己,還是在安慰自己。
無他,曹顒不過是自嘲罷了。
方才看到昌齡下場應試,這對曹顒觸動很大。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年紀,好像人人都有些追求,他這邊卻是暮氣沉沉。
不曉得為何,他心中覺得有些憋悶,長吁了幾口氣,也不覺得暢快。
天上繁星仍在閃爍,但是路邊的樹影卻有些淡了。
說話間,兄弟兩個到了衚衕口,停馬車的地方。
遠遠地從貢院方向傳來鐘聲,已經到了封院的時候。曹顒同曹頌扭頭望去,陸陸續續地,都是送完士子出來的親朋……*當貢院封院的鐘聲響起時,曹碩同曹項兄弟兩個提著籃子,手裡拿著進場時領的兩根蠟燭,已經進了各自的考棚。
有差役從外邊將門鎖了,這其中還有說法,叫“鎖院貢試”。
考棚子裡除了一套桌椅,只有一個炭盆,另外還備了一柄燭臺。
曹項雖說年紀小,但是對於做八股卻是不怕的。他將籃子邊繫著的小馬桶解下來,往牆旮旯放了,又將籃子裡的筆墨紙硯拿出來,在桌子上鋪好。
曹項的考棚同曹碩的考棚在一排,只是曹碩的靠裡頭些,曹項的在外頭,兩個考棚中間間隔著七八間。
先是一隊隊的兵丁巡邏,隨後就是監考官按照排房來發試題。
曹項拿著試題,心中反倒有幾分雀躍。身為庶子,雖說年紀不大,但是同哥哥們相比,他的功名心更重些。
等到明遠樓上傳來鼓聲,曹項就開啟試題,上面寫著一行字:“一曰克己復己,天下歸仁焉。”
這是《論語》裡的一句話,對於曹項來說,並不算是難題。他原還帶著幾分緊張,看到這考題卻是心裡踏實許多。
他從桌子邊的籃子裡拿出水袋,用硯臺裡倒了些清水,磨起墨來。因一場要考三天,並不急於這一時半刻,所以他倒是顯得比較篤定。一邊磨墨,一邊尋思如何開篇破題。
這八股文格式是固定的,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和束股組成,合稱八股。
除了格式,字數也是固定的,在順治朝時是五百五十字,到了本朝增為六百五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