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八年七月上旬,康熙聖駕始終駐留熱河。
曹顒最終推託不過,還是收下了十六阿哥送的那張地契。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曹家雖還沒到舉步維艱之時,但能夠有這般親戚真是幸事。要知道曹家為了避嫌疑,這些年與宮中很少往來,但密嬪卻能夠這般關切曹顒,這份心意實在難得。
塞外的生活日復一日,除去最初的新奇外,剩下的就是百無聊賴。平日裡,曹顒與十六阿哥、蘇赫巴魯兩個跑跑馬、射射箭。偶爾被寶雅拉著,陪她下兩盤圍棋。或許是經常在戶外的緣故,曹顒的身體比過去健壯不少,個子也好像長高了一截。原本他只比十六阿哥高一拳,眼下卻高了大半頭。
因跟在十六阿哥身邊,曹顒與幾位隨扈皇子也熟識起來。其實,眼下在熱河的隨扈皇子沒有幾位,三阿哥與七阿哥在聖駕到塞外後就回京,只剩下太子、八阿哥、十三阿哥、十五阿哥與十六阿哥。
八阿哥始終在養病,很少在人前露面,行事極其低調。十三阿哥與十五阿哥說起來,與曹顒各有淵源,雖不似十六阿哥這般待他親厚,但也算是和顏悅色。
對於太子,曹顒剛開始是避而遠之的,在前一廢太子前,太子將曹家當成銀庫,每年想出各種由頭派爪牙去曹家要錢。曹家的虧空,若說三分之二是為了迎接聖駕欠下的,另外三份之一就是這位太子的功勞。經過廢立風波,太子雖然仍在儲位,但是其黨羽已經被康熙皇帝處置得差不多,手也不敢伸得那麼遠。
在曹顒看來,熱河這幾位皇子,太子最肖似康熙,不僅僅是容貌上,而且行為舉止也隱隱帶著康熙的影子。太子是康熙結髮之妻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所出,生而喪母,隨即被立為太子,由康熙親自教養。或許是因儲君形成的勢力,影響了皇帝的權威;或許是其他成年皇子的文治武功,引起了太子的危機感,在轟轟烈烈的被後世稱為“九龍奪嫡”的戲碼上演後,這對父子的關係日趨緊張,最後終於引發一廢風波。
曹顒知道歷史走向,對於這位倒黴太子並不畏懼,即便是得罪了弘皙貝勒亦是。太子對曹顒,卻是一種很隨意的從容,沒有因康熙與十六待他的重視而格外熱情,也沒有因京城的事對曹顒使臉色。
有時遇到,若是沒有外人,太子會與曹顒閒話兩句家常,不外是曹寅曾教過他射箭或者奉聖夫人的慈愛等等。曹顒注意到,說起這些時,太子經常會陷入深思,臉上流露中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緬懷之情。或許,他在想起曹家人的同時,也想起父子相融的歲月。
曹顒聽著這些,想起這位太子的坎坷命運,其後半生的圈禁生活,心中常嘆人世無常。太子生於康熙三十三年,眼下不過三十五歲,鬢角卻星星點點,看起來比實際年紀大好幾歲。
康熙諸子中,經歷最坎坷的除了太子,就是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的風溼在塞外犯了好幾次,每每折磨得他痛苦不堪。因蛇油精對風溼有止痛效果,所以曹顒又給江寧的父親寫信,請父親派人在福建那邊收集。不過,南北道路迢迢,這種民間靈藥又不是隨處能夠找到的,至今仍未有回信。
*
轉眼到了七月二十二,閒暇了大半個月的曹顒得了差事,就是隨同其他侍衛護送十三阿哥、十五阿哥與十六阿哥去蒙古翁牛特部弔祭。康熙十三女,下嫁翁牛特部的和碩溫恪公主薨。
和碩溫恪公主,生母章佳氏,與十三阿哥與十五公主同母。康熙二十六年生,康熙四十五年受封為和碩溫恪公主,同年下嫁給蒙古翁牛特部杜凌郡王博爾濟吉特倉津。
康熙顧及十三阿哥的身體,本不想讓他去,但是因十三阿哥再三請求,方才允了。
和碩溫恪公主的薨逝,對十三阿哥來說,是很大的打擊。在兩個月前,聖駕剛到熱河不久,他的另一個同母妹十五公主,下嫁科爾沁臺吉多爾濟的和碩敦恪公主病逝,時年十八歲。
十三阿哥生母早逝,兄妹三人手足之情頗深。短短兩個月,是失去兩位親人,對於疾病纏身的他更是雪上加霜。
*
護送十三阿哥、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前往翁牛特的,除了四十侍衛營侍衛,還有三百護軍營官兵。
十三阿哥下令急行軍,快馬加鞭前往翁牛特,終於在和碩溫恪公主下葬前趕到。
公主葬禮過後,眾人在翁牛特部住了兩日,曹顒跟著幾位阿哥待要起程南行返回熱河,卻接到信報,聖駕八月初二就已北移,康熙口諭叫諸位阿哥先行到巴林右旗大板行宮準備接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