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美人雖然只在嶽晨身邊,呆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嬌美人算是在嶽晨身邊,呆的比較久的。
嬌美人知道,皇上和太后之間,表面上母慈子孝,嶽晨其實對太后有諸多不滿。
嬌美人笑盈盈道;“既然太后娘娘,找皇上有事,臣妾就先告退了。”
嶽晨抓著嬌美人白皙的小手,一副很是不捨的樣子;“朕,還想讓你多陪朕一會。”
“皇上跟太后娘娘說完話,臣妾在寢宮等皇上。”
嬌美人從嶽晨的懷中離開,站起身,目光看向陳嬤嬤,衝她微微一笑。
陳嬤嬤神色淡淡,轉身朝秦華殿外走。
嶽晨來到永和宮。
永和宮內,南嶽太后坐在上位,嶽晨朝南嶽太后行禮;“兒臣參見母后。”
南嶽太后微微抬手,示意嶽晨免禮。
嶽晨語氣淡淡;“不知母后找兒臣何事?”
南嶽太后看著自己的兒子,眸色有些複雜,默了片刻,她開口道;“最近百姓之間的留言,皇上可有所耳聞?”
嶽晨道;“兒臣並沒聽說過什麼。”
南嶽太后捕捉痕跡地眉梢一挑,眼底已染上了不悅。
朝政都有南嶽太后處理,嶽晨也從來不上朝,都是南嶽太后替他上朝,嶽晨整日在秦華殿內鶯歌燕舞,自然是不知道,最近百姓們之間流言些什麼。
見南嶽太后似乎有些不悅,嶽晨語氣軟了一些;“母后,不必在乎,百姓之間的流言。”
百姓之間,時不時便會有各種流言四起,大多也都不會傳入皇宮,即便有小部分流言,傳入宮內,也沒有人會在意。
看著面前不爭氣的兒子,南嶽太后便頭疼不已。
南嶽太后揉了揉太陽穴道;“最近這幾日,有不少百姓,補到魚肚中藏有字的魚,這字條上寫著,新帝出——光照凡塵,這幾個字。”
嶽晨不以為然道;“那字條估計是什麼人,用了什麼方法,故意塞入魚肚之中,那些無知百姓,最喜歡小題大做,以訛傳訛了。”
當南嶽太后,剛聽聞這條流言時,想法也跟嶽晨一樣。
這流言卻像春日裡的花開一樣,一夜之間,彷彿整個南嶽都在流傳一樣。
她便隱隱覺得有些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