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楚七夕節又叫女兒節,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而在二十一世紀七夕節更像是情人節。
“杏兒,你有沒有聽過牛郎和織女的故事?”
“奴婢聽過。”
相傳,織女是玉帝與瑤姬的女兒,她在見到牽牛後,兩人一見鍾情,情投意合,便私訂終身,但是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私自戀愛的。於是,王母娘娘便將牽牛貶到了人間,並懲罰織女不停地織雲錦。織女坐在織機旁常常淚流滿面,但她還是會盡心織好雲錦。
牽牛被貶到凡間後,生在了一個農民家中,取名“牛郎”。由於父母早逝,哥哥和嫂子待牛郎非常刻薄,於是牛郎便與一頭老牛相依為命,一同生活。
一天,老牛突然對牛郎說:“你今天去碧蓮池一趟,那邊有幾個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紅色仙衣藏起來,紅色仙衣的主人就會成為你的妻子。
牛郎見老牛會說話,知道它是個神物,便照著老牛的話做了。那件紅色仙衣的主人正是織女,雖然牛郎已經記不起織女,但織女認出了他就是牽牛。於是,織女答應了牛郎的求婚,兩人結為夫婦,開始了幸福的生活。不久,他們還生下了一兒一女。
可是,好景不長,王母娘娘知道了此事,速派天兵天將將織女捉迴天庭。
說到這裡,杏兒嘆了口氣;“織女還真是可憐。”
蘇婉撐著下巴懶洋洋道;“故事你還沒講完。”
杏兒繼續講故事。
老牛死了,死前讓牛郎剝下牛皮,緊急的時候可以披著它飛上天,牛郎見狀,便趕緊披上老牛的皮,挑上一對籮筐,籮筐裡坐著他們的一對兒女。眼看就要追上織女了,王母娘娘正好趕來。她見狀,便拔下她頭上的金簪,在牛郎和織女中間一劃,頓時,一條波濤滾滾的天河橫在了牛郎和織女中間。
說著說著杏兒覺得牛郎和織女真的很可憐。
郎帶著兩個孩子在天河這邊哭,織女在天河的另一邊望著夫君和兒女也哭得聲嘶力竭。王母娘娘也被這場面感動,便讓牛郎和兩個孩子留在了天上,只准每年的七月七日讓他們在鵲橋相會。
“牛郎和織女一年才能見一次面,還真是可憐。”
蘇婉懶懶道;“你覺得牛郎和織女,一年才能見一次面很可憐?”
杏兒點了點頭。
蘇婉勾唇一笑;“不是說,天上一天,人間一年,牛郎和織女一年見一次面,是按人間的時間算的,俺天上的時間,其實牛郎和織女天天都見面。”
被蘇婉這樣一說,杏兒竟然忍不住笑出了聲;“沒想到還有這樣的說法。”
“事情都有兩面性。”
七夕這天,蘇落約了京中幾位小姐一起過七夕。
“蘇小姐,你身上穿的這件白色雲紋衣服,真好看。”其中一名小姐道。
另外一名小姐附和道:“是呀是呀!蘇小姐頭上這支紅寶石髮簪,一看就是珍寶閣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