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乙向站在下面的子期問道:“子期王兒,你可願意?”
子期正在下邊鬱悶呢,心裡不住地暗罵,“NND,怎麼都跟老子過不去呀?我特麼也沒得罪你們這些老不死的呀?”見帝乙都問他,忙站出來說道:“父王,兒臣願意殿前比試!”
帝乙見子期昂首而立,臉上沒有半點畏懼之色,心裡更加喜歡。就說道:“那就等你出使西岐回來後再說,父王就先封你個侯爵吧,把郝城封給你,做個郝城候吧。你年紀還小,也不用著急外放,郝城給你留著。就住在王城吧,有時間多陪陪本王。再賞內城府邸一座,賜綢、錦、緞各一匹。”帝乙頓了頓又含笑說道:“子期一路風塵、勞苦功高,先回府休息吧,三日後設宴,為此戰眾將士慶功!這件事就這樣定了,也無須再議,散了吧!”
各位王族大臣面面相覷,唏噓不已,紛紛謝恩退出,子受和子期站在原地一動未動。帝乙挺身站起,緩緩走下玉階,來到二人跟前笑呵呵地問道:“子期怎麼沒走,還有話要說嗎?”
子期難為情地說道:“父王,我沒事,就是還找不著家!”
帝乙笑紋更深,“哦,那住府邸就在壽王府左邊,一會讓你三王兄帶你去。”
子受看著帝乙問道:“父王,子期這次功勞最大,王叔和大王兄他們為什麼都難為子期?非要讓他比武才行?父王就不應該答應他們。”
帝乙嘆了口氣,審視了子受一會兒問道:“子受,此次北伐,人人都有封賞,只是沒有封賞你,你做為主帥心裡就沒有怨恨父王?”
子受急忙說道:“父王,兒臣此次出征完全為父王分憂,為社稷出力,兒臣哪敢有怨恨之心。”
帝乙點點頭,“子受,你這樣想父王心裡恨得安慰。父王不是不想封賞你,只是還沒想好而已。你從小就重手足之情,你為人處世太感情用事。”
帝乙搖了搖頭,繼續說道:“王儲之位父王遲遲不能決斷,在你跟子啟之間不能取捨,就是不放心你這一點。一個王者是不能太重情誼,這些你還不懂。他們為什麼要難為子期,是因為他們私心太重!”
帝乙又對子期說道:“你母妃是東夷人,註定你跟儲位無緣,可是王廷之內皆虎狼,我怕我大行之日他們會對你痛下殺手。所以父王必須給你安置周全,出使西岐回來後,一定要爭到禁衛都師。你手裡有兵,他們才對你有忌憚之心,不敢把你怎麼樣。將來如果王廷之上實在容不下你,你就去郝城做個一鎮諸侯,永遠別再回朝歌。”
子期望著眼中這個垂暮老人,心裡說不出來有多感動,那種目光,那份苦心跟前世的爺爺一樣,恨不得把多少年以後的生活,都給他安排完。
他深深地給帝乙施了一禮,“父王對兒臣一片痛愛之情,兒臣感激不盡!”
帝乙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頭,“去吧,早點回去休息休息,有時間多來宮裡看看父王!”
子受和子期連忙施禮告退,走出宮門的時候,子期禁不住偷偷地擦了擦眼角。
子受忙問道:“子期,你怎麼啦!”
“哈哈,沒什麼?眼睛吹進了灰塵。”
【青衣本章說】
商朝人親屬之間稱謂:
商朝親屬關係主要分為夫妻、宗親、外姻三個類別。商朝社會實行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並行。出於“廣嗣重祖”和“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的觀念,有嫡、庶之分。
父輩皆稱謂父,沒有伯、叔之說,前冠數序,大父、二父…..
妻稱夫之父為舅,稱夫之母為姑,參見《爾雅?釋親》。父輩兄弟的配偶稱為“多母”
青衣說這些就是簡單地說明一下,感興趣的就看看。至於本書中就不這樣引用了,如果這樣寫,非亂了不可,書就沒法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