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見眾人紛紛起鬨,也收了繼續議事的心思,那魏延不等他吩咐,便搶先領著眾將出了大廳,竟要親自去觀那能一口吞食掉一個牛犢的巨蟒。
他跟在身後,也不阻止。
倒是馬謖察覺出諸葛亮的異常,在一邊小心的問道:“丞相,如今巨蟒現世,那擒殺巨蟒的力士也出至我蜀軍大營中,此乃天地異象,丞相何故憂心忡忡?”
諸葛亮雖治軍嚴厲,但對身邊人從來都是和藹可親。
馬謖素來與他親近,且相識多年,二人之間雖一個是丞相,三軍統帥,一人為參軍,實則情同師生。
諸葛亮見他問起,也不避諱,直言道:“如今正是北伐的關鍵時期,憑空竄出來個巨蟒,更是半途欲吞食我蜀軍運糧隊,我怕那些朝中大臣聽聞後,又會向陛下勸諫,曰天道不利於北伐,平生事端啊。”
馬謖自然清楚諸葛亮的擔憂。
他沉吟了半響,突然一拍雙手道:“丞相常言,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此事雖初聞之下是天降警示,但運作一番,卻能變成天降祥瑞。”
“學生曾聽山中老獵戶言,魚躍龍門,蟒生單角,化蛟為龍。”
“如今,那擒殺蛟龍的力士,便是我蜀軍的一員,不弱……”
諸葛亮也是極其聰慧之人,馬謖的一番提示,直接變害為寶,化兇為吉,深合他意。
兩人也不言語,隨前方的將士一起,很快來到了大營中間。
那巨蟒屍體,便擱在正中間的一處擂臺下。
遠遠看去,像是一大坨盤踞在一起,配上灰褐色的面板,淺黑色的花紋,光滑的鱗片,在加上猙獰的頭顱,望之讓人望而生畏。
等走近後,那形象卻是反了過來。
此時已是春夏之交,氣候不算炎熱,但這巨蟒屍體,已經死了七八日,早已發臭,好在全身上下僅有的幾處傷口都在口腔內。
之前的兩根長槍,也被人削斷了槍身,只留槍尖在蟒屍口內。
那巨嘴,卻是被搬運的運糧隊士卒嫌棄礙事,早用繩索繫緊,倒也沒有食腐的蒼蠅蚊蟲盤踞周圍。
只是那惡臭,著實有些難聞。
眾將士走近後,紛紛圍著巨蟒屍體觀看,一面忍不住嘖嘖稱奇。
倒是馬謖主動為諸葛亮分憂,問旁邊值守計程車兵道:“那擒殺巨蟒的運糧小隊,可在營中?速速召來。”
不一會,曹軍連同一起運糧的五十來人,一個不落的被人召來,齊齊跪在眾將士面前。
先前被巨蟒絞殺,險些喪命的那名倒黴士卒,更是纏著繃帶,跪在最前排。
眾將士的目光率先落在此人身上,潛意識中,把他當成了擒殺巨蟒的那名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