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一路上觀察了幾次運糧隊伍。
見他們往往四人一組,分配一輛獨輪車,前面一人負責拉,後面一人負責掌舵和穩住車身。
其後兩人,則負責隨時接班輪換。
傳說中的木牛流馬還未面世。
眾人剛穿過一道險峻小道後,從山腰處抵達到一處峽谷,正要歇息一會。
噠噠噠……
一陣馬蹄聲傳來。
在前面騎馬探路的哨兵突然迴轉,大聲叫道:“不好,前方恐有魏軍,請早做準備。”
伯長隨之緊張的攔住哨兵,仔細問詢道:“你可有親眼看到魏軍?”
“我若看到魏軍,恐怕就回不來了。”
面對眾人疑惑的眼神,那哨兵又解釋道:“往前不到五里,便有一處運糧隊,那輛車皆已側翻,糧草也被燒燬,原地只見我軍屍體,卻不見魏軍屍體,定是遭遇了魏軍的截糧隊伍。”
“他們既能在五里外出現,也能隨時殺到我們面前,還請將軍早作準備。”
按說,至牙門將以下,統統不夠資格被稱為將軍。
這哨兵稱區區一個伯長為將軍,明顯有討好拍馬屁的嫌疑。
但此刻伯長的心思全在即將來襲的魏軍身上,哪有人在乎這些細枝末節。
圍在伯長面前的眾什長和伍長紛紛建議,“將軍,前方既已見魏軍,萬萬不能在向前行,理應找個地方躲避,等匯聚了後方運糧隊,人多力大時,在一起前行。”
那伯長聽了幾人意見,只是沉默不語。
從漢中到祁山大營一路三百餘里,他接到的運糧期限是十五天。
如今,已行了七八日,才堪堪走了三分之一路程。
雖說其後的路程多是平坦大道,行程可以加快些,但此地已近雙方交戰範疇,隨時都有魏軍殺出,危險性比之前有過之而無不及。
若就地找個地方躲避,恐怕會耽誤期限。
到時他這個伯長的頭顱肯定是沒了。
若向前行,則可能會遇到魏軍。
若向後退,是幾百裡山道,屆時和後方的糧隊碰到了一起,在幾百米高的山腰上,找一處寬敞的地方掉頭都難。
短短時間內,伯長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前方可有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之處?”
“將軍,前方兩裡處有一地,名曰葫蘆口,恰好能容下幾百人馬。”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