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咬了咬牙,若在司馬懿大軍到來前,連一個小小的山谷都攻不下來。
讓他如何交代?
在馬謖屯兵的孤山下,由副將領著1萬5千魏軍包圍了幾個主要下山路口,山上圍著馬謖的2萬蜀軍。
由於兵力不足,副將也只能大量豎起旗幟,造成旌旗招展的假象,採取完全守勢。
等待徐晃這邊的戰鬥結束後,再合兵一處,最後消滅這一波蜀軍。
那副將不知道這邊的具體情況。
徐晃卻清楚得很。
哪怕再來一次或者兩次之前強度的進攻,蜀軍就崩了。
但此時的情形,等那邊的5000軍士調過來,安排好進攻,至少要一天的時間。
這一天的時間對雙方來說都無比寶貴。
明知蜀軍此刻正在快速修建第三處營寨,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司馬懿的大軍,也快到了。
自己的時間,並不多。
恐怕也只剩下最後半天的進攻時間了。
若最後一次進攻仍拿不下來,只能接受司馬懿的支援,屆時將以雷霆之勢,直接碾壓下去。
只是那功勞,就與他徐晃無關了。
此時的山谷中,正維持著少許的平靜。
時間並不長。
不一會,在曹軍的命令下,所有能動計程車卒都派遣出來,輕傷的去前方兩處損壞的營寨口,尋些能用的工具搬運回來。
體力好的則去附近繼續伐木建立營寨。
留給他的時間不知道還有多久,但肯定不多。
除了幾名哨兵外,曹軍幾乎連所有的兵卒都派了出去。
包括他的親兵。
這是一場與死神賽跑的比賽。
噓!
終於在日落時分,第三處營寨草草的修建起來。
這次吸取了第一處和第二處營寨的經驗,在前方大肆修建陷馬坑和壕溝,還有用來阻緩敵軍騎兵的盾牌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