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骨錢令> 第五十七章 舊街改造專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七章 舊街改造專案 (3 / 3)

“甚至還可以這樣。”黃瀟微微一笑,臉上露出羞赧,瞄了一眼眾人,道:“我們可以請明星當模特,哪家的鐵粉不想擁有一個自家的愛豆。”

高長勝恍然,贊成道:“這個主意妙,要是請來那些宅男女神,這個專案不火都難。”

賈行雲蘊著笑,擺手道:“這與我的初衷不相搭,文化產業太過俗套反而不美,我要打造的特色,是想讓國人瞭解什麼是華夏文化,這個互動式體驗區是為了吸引年輕人,這種模式對我們來說,成本很高,甚至於可以說是在貼錢。”

“那小賈總的意思是?”

“重點是人氣,有了人氣,就算百去存一,下面的專案也不會太差。”賈行雲臉色沉重,指著五四路與中山西路的西北片區,道:“這邊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區。”

“國家大力推行匠人精神,但是在這一切向錢看的的浮躁社會,能沉下心來做實事的人越來越少,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節奏快,碎片時間多,但是每個人心中何嘗不想慢下來,否則,農家樂形式的體驗田慢生活概念怎麼會火。”

賈行雲舒了口氣道:“非物質文化遺產區不是賣產品,是賣過程,賣參與度,賣歷史厚重感,賣文化認同感。

比如龍門林村盒籮,又被稱為歸宿盒籮,寓意女子找到了好夫君和歸宿。

這個專案就可以針對年輕人,我們賦予盒籮愛情的象徵意義。

我們可以請來匠人現場製作,從青竹劃片開始,演繹成品的過程,鼓勵遊客參與,但是這種方式,一般來講吃力不討好。

我們可以結合現代商業,制定積分模式,比如參與時長積分多少,參與流程積分多少,解答非物質文化相關題目積分多少,提出整改建議積分多少,積分可以當錢花,可以買成品,也可以在華龍文化旗下任何產業當錢消費,這種雙贏模式下,是不是潛移默化培養了遊客的文化素養?”

賈行雲見高管中有人對獨屬鵝城文化的林村盒籮不瞭解,接著分析,“再比如,國人熟知的京劇、刺繡、陶瓷、木雕……”

“為什麼這些國粹受眾面小?就是因為不接地氣,各自獨立,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時失去了傳唱度。

我們是不是可以換個方式,京劇的唱腔國人難以接受,那麼我們就從京劇的故事入手,造型服飾入手。

像《風箏誤》被列為中國十大古典喜劇之一,以關目新奇和針線綿密著稱,連梅蘭芳的作品《鳳還巢》都脫胎於本劇,這麼出名的曲目我相信各位很少有人知道。”

賈行雲見眾人麻木地點了點頭,笑道:“主要講述了風流才子韓琦仲和紈絝子弟戚友先因放風箏而誤入情場的故事,放在現代就是典型的情愛小說,我們用現代文字演繹其本質,原工人文化宮保留下來,用作小劇場,不僅免費給遊客看,還將觀看時長納入積分。

我們還可以依託琥珀產業鏈,在頓牟軒推出傳統藝術製品,京劇臉譜系列可不可以?四大刺繡套件可不可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琥珀收集牌可不可以……”

賈行雲暢想著,華夏傳統文化之所以受眾面越來越窄,要麼太高雅,要麼華而不實,要麼過程太枯燥,要麼成型太慢。

想要人接受,還得放低身段,融入現代元素。

這是個費錢費神的過程,是個回收成本緩慢的事情。

好在。

賈家,不缺錢。

等到有朝一日,外國人到國內來旅遊,不是衝著基建狂魔,山川河水,而是衝著華夏傳統文化,感受東方魅力來的時候,賈家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賈行雲希望那一天不會太遙遠。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