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午上架,幾分鐘內也做到了四十多萬銷量。
到晚上十二點,為期十二個小時,TT音樂單平臺總銷量高達一百四十萬,網雲音樂一百零七萬,而酷歌音樂則是八十九萬。
其他中小型音樂平臺總銷量,是一百一十萬。
接近四百五十萬,單份專輯15元。
總銷售金額,接近七千萬了。
這何其吊?
……
…
26號,凌晨一點。
李玉舒給榮意發了一條信鴿試探了一下,得到回應後立馬撥了一個電話過來。
就算是過去了許久,她的喜意也透過手機傳達了過來。
“老闆,我翻紅了,嘿嘿!”
此刻的她,高興的像是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
“你一直都沒有過氣,談什麼翻紅啊?”
榮意不按套路出牌的回答,讓李玉舒一愣。等她反應過來後,哈哈大笑了起來。這種話她喜歡聽,哪怕她心裡清楚自己低潮了許多年。
“自從參加《歌手》後,我倒是體會到了翻紅的滋味。可那只是我這個人藉著平臺的熱度走紅,而不是我自身。
我離開《歌手》後,熱度很明顯就下降了。維持沒幾個月,不說打回原形吧,網友們對我的關注明顯下降。
再舉一個最現實的例子,那便是我的商演價格直線跳水。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那些商家可是非常瞭解歌手商業價值的。
就像是我現在參加《華國好聲音》一樣火了,但我離開這個舞臺呢?
網友們給我的標籤,稱呼我為《華國好聲音》的導師,而不是歌手李玉舒。”
榮意沒有開口,就在傾聽著她的故事和內心想法。
好像李玉舒憋了一肚子的話,現在想要趁著新專輯爆火宣洩出來。尤其是跟榮意這位令她專輯爆火的大功臣,說一個痛快。
“你應該很清楚,我很早就來華國樂壇發展,也曾出名走紅過。但絕大部分時候,都是歌紅人不紅這種尷尬境地。
到了我這個階段,很多事情都看開了。
雖說更高的人氣能賺更多的錢,但在我看來它只是附帶的。我要的是名,要的是大眾的認可,而不是所謂的‘錢財利益’這種無關緊要的。
我想要這個十年,下個十年還有人聽我的歌,喜歡我這個歌手。是歌手李玉舒,而不是明星李玉舒。”
嚯,榮意懂了。
她對自己的定位,是歌手。我想要這個十年,下個十年還有人聽我的歌,喜歡我這個歌手。是歌手李玉舒,而不是明星李玉舒。”
嚯,榮意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