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這主持人表現出一副恍然的模樣。
其實榮意寫這種歌有一個問題。
那便是他的文化程度並不高,要知道他並沒有讀過大學深造。
主要是當時的風氣如此,如今很多年輕的演員和偶像、歌手都是事業學業兩開花的。畢竟一個學院的資源太多了,不僅僅是師資力量,還有校友人脈。
當時的情況,是榮意對學習並不是很感興趣。
再加上練習生生涯太辛苦了,哪有時間和心思去學習啊?
更何況小城時代對於一些年輕的偶像,並沒有正確的引導。
用當時某個副總的話來說,練習歌舞的時間都不夠了,哪有時間去學習啊?要麼好好當明星出名賺大錢,要麼直接雪藏滾回家讀書。
簡而言之,這些練習生都是他們的撈錢機器。
選擇給了,就看怎麼選啊!
但問題是當時的榮意都快要出道了,辛苦快兩年了,怎麼可能在這種關鍵時候離開啊?
後來覺察到這種弊端,再加上榮意的名氣也提升了起來,才真正有了選擇權。可去那些學院深造【鍍金】,效果並不大了。
寫出優秀的中國風歌曲,跟學歷有直接關係嗎?
並沒有。
只是作詞人學歷高的話,創作出優秀中國風歌曲的可能性會更大些。
…
“你以後還會寫這種風格的歌曲嗎?”
榮意正愁不知道該怎麼圓這個問題呢,便聽到了主持人的提問。
他點點頭:“會的,我這首《東風破》花了挺長的時間構思,而對於下一首中國風的主體也有了大概,或許隔幾個月就能完成創作了。”
“看來寫這種歌很耗費時間啊。
另外這一首歌肯定會引導新的潮流,你有沒有對那些創作者的建議?”
“多花點心思就行了。”
榮意也只能說到這裡,多說多錯。
另外他也介紹了自己的伴奏團。
“這是大家都熟悉的音樂總監劉健,這位是…”
然後他重點介紹了兩位前來幫忙的人。
雖說字幕有顯示,但很容易忽視啊。
“這位是咱們國家著名的二胡演奏家易生胡先生,這一次應邀前來幫忙,十分感謝。”
其實榮意並不認識這位易生胡先生,兩個人屬於不同的圈子。以往的交際圈,壓根就不跟這種傳統音樂人搭邊的。
請他來幫忙的,是來自於製片人徐峰的人脈。而另外一位彈奏琵琶的女子,則是音樂總監劉健請來幫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