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師父也是吃過虧。”
“您說的也對,不過只代表您個人觀點。”
“得罪人的事兒都是我的。”
“也不光是因為那些個原因,更主要的還是講究傳承。”
“這有什麼說法嗎?”
“說相聲我們常說這是祖師爺賞飯,這門能耐要真說多厲害不見得,大街上隨便兩個人拉出來就會說話,哪一句讓你笑了你也可以說他是說相聲的。”
“這也可以?”
“因為最早以前,說相聲沒有那麼多規矩,經過這一百多年的發展,慢慢有了規矩,有人說為什麼你們很多規矩都和人唱戲的差不多,因為這就是學人家的。”
“這些都是學的?”
“對了,把好的學過來,有用的學過來,剩下的就靠自己發展了,後面也就慢慢有了相聲傳承,但是相聲這門藝術說簡單也簡單,兩個人臺上一站就行了。”
“就這麼簡單。”
“但是你要說難它也難,臺上光說話沒人願意聽,我們在臺上嗑著瓜子說話掙錢,觀眾板磚都得飛上來。”
“誰花錢看這個啊。”
“所以說這行你光會說話不行,要有天賦,能在說話的時候把觀眾逗笑了。”
“這就有難度了。”
“其實還有一種,沒有能力觀眾也捧場。”
“這也有嗎?”
“有啊,有個活生生的例子就站在我面前。”
“我啊?”
“這不是說您不好,而是說明了您在觀眾心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很高的地位,所以不管您做什麼,就是您在臺上表演脫褲子都有人買票看。”
“誰花錢看這個啊?”
“您聽聽,那位大姐喊了,加錢讓您脫一個。”
“加錢也不行,我怕一會兒進拘留所。”
“觀眾說了不脫就退票。”
“沒事兒,我演出費已經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