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出來都是因為家裡條件不能說太好,都是一般家庭,出來掙一些錢,自己買一些東西,買一些吃的,可以這麼說,往上三輩兒我家沒有有錢的,我師叔不一樣,人家太爺爺那輩兒開始就是有錢人。”
“這倒是,家裡有一些積蓄。”
“說積蓄那是謙虛,您就滿帝都打聽誰不知道方面有個著名的家族,家裡家財萬貫,田地無數,有名的大財主,這就是您的祖上。”
“我家就這麼有錢?”
“當然了,其實我私下和我師叔也很熟悉很雖然我們輩分不一樣,但是年齡差不多,還有一個就是我喜歡唱京劇,老爺子也是京劇大家,我小時候就去請教,那時候老爺子就給我講他們家的一些故事。”
“就是我爸爸和你說的?”
“對。”
“都說什麼了?”
“其實也沒什麼,首先就是講你們最早家裡有錢的那個場景,說當年您的太爺爺有五個媳婦兒。”
“這在那個時代也算正常。”
“五個媳婦兒但是隻生了一個孩子,那就是你的爺爺。”
“我爺爺哥一個。”
“當年老太爺走後,家裡的菜場就都歸了你的父親,後來爺爺去世了,去世之後你父親心裡也堵得慌。”
“有這麼錢還堵得慌。”
“因為他沒有兒子,這麼多錢沒有人繼承,到時候可怎麼辦啊,他甚至想……”
“別想了,我爸爸沒兒子那我是哪來的?”
“那可能是撿來的也不一定。”
“這像話嗎,我是撿來的,我是我爸爸親生的。”
“親生的那是之後,我說的是在那之前。”
“哦,就是我沒出生之前。”
“你沒出生以前老爺子沒有兒子。”
“那要這麼說沒毛病。”
“當時老爺子也愁,你說家裡這麼多錢,這麼多財產,要是沒有兒子我給誰呢,想來想去,想到了一個主意。”
“想到什麼主意了?”
“抓鬮,大街上隨便找幾個人,告訴他們我有多少多少錢,多少多少田地,你們幾個抓鬮,抓到了就都是你們的,大街上這幾個人一聽樂壞了,怕人不夠,後來狗都跟著抽。”
“我爸爸也是腦袋不好使,財產有隨便給人的嗎?”
“是啊,老爺子後來也反應過來了,想著不行,自己還年輕,不到一百歲我還可以生一個。”
“不到一百歲?那也生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