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到這兒我想起來了,你說我沒素質,我怎麼淨看見你沒素質了,也沒有我什麼事兒啊。”
“你看你,總著急,馬上就到你了。”
“那你快點兒說。”
“我說完廚子進去做飯了,老闆剛要走,你說話了。”
“我說什麼了?”
“老闆,水煮肉片麻不麻?”
“還是這句啊!”
……
“剛才說了一段兒就是玩笑,其實真要說出去吃飯沒有這樣的。”
“也是怕被弄死。”
“我師叔這個人大家都知道,做公益,幫助農民,前一段時間我看新聞,是賣橙子吧。”
“對,橙子。”
“你看觀眾有喊得,這都是你的客戶。”
“對了。”
“其實當時我知道這個事情我也特別感動,做好事各位那是行善積德,不管說有沒有下輩子,我們現在做好事,心裡就舒服,看到我師叔做這麼多好事兒,我也想做,但是我不知道怎麼做,一想找我師叔問問吧,前兩天正好我們碰見了,特意問了這個事情。”
“互相學習一下。”
“我和我師叔說,我說您這個公益專案做的這麼好,農民伯伯那麼信任你,在心靈上你是不是很滿足,我師叔告訴我了,心靈上的滿足確實有,但是並不是全部。”
“都是些力所能及的。”
“您覺得是小事兒,但是我不覺得我得問啊,您是怎麼堅持下來的,我師叔說了,首先你得去當地看看。”
“實地考察考察。”
“看看農民伯伯這個家裡面是怎麼種的,種出來賣多少錢一斤不賠本,如果自己出去賣能賣多少錢,當然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
“那最重要的是?”
“能掙多少差價。”
“去你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