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先歡迎的是兩位重量級嘉賓,這個不講究把重要的人放在後面,反而是越前面越重視一些,可能是不成文的規定吧。
“那下面就是我們第一次來大本營的易陽老師,大家歡迎。”
掌聲響起,易陽鞠了一個躬表示感謝。
“謝謝大家,我是演員易陽,不用叫我老師,太捧我了,第一次來大本營,請多多關照。”
易陽的回答中規中矩,畢竟他也不是年輕人了,沒必要弄個什麼驚豔全場的開場。
隨著人都介紹完了,就是主持人採訪時間,然後就是遊戲環節,這個套路易陽還是知道的,最主要是彩排的時候也是這個順序。
“我記得易陽好想和周遲是合作過的吧?”
“對,我和易陽老師一起演過一部戲,當時被易陽老師的演技征服了。”
這也是對好的,周遲也是經過排練的,問題也是設計過的,不得不說,劇本這個東西,能用的地方太多了。
“易陽對周遲是什麼印象?”
“感覺他很年輕,很有活力,也很有想法,現在的年輕人都很厲害。”
易陽實在是不能昧良心說周遲有多好,只能是用一個萬金油一樣的說法,至於怎麼理解就看觀眾自己了,畢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那你們二位合作的時候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嗎?”
“拍攝的時候……”
這段採訪的時間是五分鐘,就為了讓周遲露臉,然後希望他能透過這個改變一下在粉絲觀眾心中的形象。
後面就是一些遊戲環節,易陽有點兒放不開,他還沒有從老年人完全過渡到年輕人,所以看起來笨手笨腳的,不過有句話說得好,因禍得福,正因為他笨手笨腳,反而讓觀眾多了很多笑點,有些人覺得易陽很冷,但是看了這個之後,覺得自己之前真是看錯了,這明明就是很萌。
節目錄制完,易陽赴約去了飯局,除了大本營主持人,就是他們三個嘉賓,年輕一點兒也受到何老師邀請了,但是他們都知道,什麼該答應,什麼不應該答應。
他們吃著飯,不知道有觀眾忍不住把易陽評價周遲的那一段發上去了,於是就有人做出瞭解讀,而且特別符合易陽的心意那種。
“解讀一下易陽評價周遲的一句話,很年輕,說明他不成熟,很有活力說明他不踏實,很有想法,說明他不聽指揮,我只能這樣解讀,因為我實在想不到易陽大佬能夠說出誇周遲的話,畢竟,是拍戲之後就沒有聯絡的人。”
這段分析當然遭受到了一定的反駁,但是贊同的竟然比反駁的還要多,這就有意思了,很多人還到周遲的微博下評論,周遲坐飛機還沒看到,估計看到了,肯定是氣瘋了。
這一切坐在酒館裡的幾個人是不知道,此時此刻他們正在把酒言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