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縣衙六房全部改組。
戶房拆分為財科和農業處,刑房轉為為巡警隊,農紳審案局擴權,改名審案局,負責民事案件審判。
兵房取消,與預備役體系合併。
工房部分人員轉為市政科,大部分人員轉去工業系統,不再歸屬縣衙管理。
禮房轉為教育處。
吏房縮減為人事科。
此外新增設了商貿處和海關科。
縣衙下面設庶務處,統一管理財科、衡律所、市政科、人事科、海關科等需要單獨設立但人數不宜太多的部門。
庶務長由黃勝擔任,同時還擔任工業系統的負責人。
農業處和教育處由蘇峻堂負責,但不掛名,只在幕後操持,等談判結束後再說。
為了充實這些新成立的部門,除了原有的吏員直接劃撥到新部門外,還需要再招錄一部分新的吏員,以及為這些部門任命其長官。
人才不足的弊端再次顯露的一覽無餘。
馮天養不得不將幾個原定剛培養好放下去當副鄉長的年輕吏員留在了新改組後的縣衙。
如原刑房吏員邊元進任巡警隊長,原工房吏員趙子訓任市政科長,原戶房吏員丁尚新任財科科長等。
工業系統同樣面臨著麻煩,所有廠子都是黃勝親手設計的藍圖,目前技術工人群體雖然已初見雛形,但懂工業排程的管理人才卻十分罕見。
黃勝雖然也在著手培養管理人才,但工業體系相對複雜,按照他的預計,這些人至少還有半年才算得上合格的工業管理人才。
三人閉門頭腦風暴了三天後,隨後召開會議宣佈調整後的方案。
參會人員相當之複雜。
團練和預備役系統營以上軍官、各鄉鄉長、原六房的主辦,以及縣衙改組後預定的部門負責人,以及被喊來後又驚又喜的農玉亮。
會議地點設在了縣衙的正堂,來參會人員多達近四十人,大多數之前互相都沒見過面,此刻被喊來一起參會,頗有些興奮的互相打量,然後低聲交頭接耳討論著今天會議的主題。
連馮天養和黃勝兩人來到正堂之後都是同時一驚,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參會。
示意眾人安靜之後,馮天養隨即宣佈了縣衙各部門的改組計劃和人事任命,一時間引得堂中眾人議論紛紛。
有人喜笑顏開,有人陰沉不定,有人如聽天書,有人如夢初醒。
尤其是原六房的主辦,只有三人成功轉任新的部門負責人,如人事科長由原吏房主辦轉任,市政科由工房主辦轉任,戶房主辦轉任農業處長。
原禮房、兵房、刑房主辦則在此次調整中失去了原本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