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群人到底是要打仗,還是準備去旅遊的?!”
當索菲婭在克洛維城的沙龍聚會上自信滿滿的同時,遠在北港的路德維希·弗朗茨默契的竟然與一直意見不合的妹妹有了完全相同的想法。
三月下旬的北港始終都是克洛維王國最繁華的貿易中心之一,來自四面八方的貨船,商隊沿著航線,道路和鐵軌向這片土地匯聚,數以百計的倉庫都會被裝得滿滿當當,停泊港口的船帆多得像一片五顏六色, 鬱鬱蔥蔥的“森林”;若是恰逢其時,往來的遊客們還會在城市的中央大道看見“堵車”的盛況。
但都是過去的事了。
隨著聖戰的訊息正式在各個王國內下達,繁華的北港也被迫暫停了貿易,將港口用於容納從帝國而來的“大艦隊”;因為克洛維王家艦隊的運力實在低下,護航和運載聖戰軍奔赴新世界的任務,幾乎都被帝國承包了。
就連不少商會的貨船也被聖戰軍強行徵召,作為運力的額外補充——十五萬人的大軍集結出發,哪怕不打仗,消耗的物資也是一個天文數字,運力再多也嫌不夠。
不過雖然被終止了貿易活動,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聖戰軍”還是讓這座貿易港口煥發了幾分活力。
克洛維,帝國,瀚土,甚至是伊瑟爾…揮舞著各家軍旗,從穿著打扮到武器樣式都不一而足計程車兵們坐著三桅戰艦,蒸汽列車,或者乾脆徒步行軍,一個團一個團的趕到城市的郊外集結,在規劃好的位置構築了臨時營地,等待出發的命令。
他們雖然有克洛維官方和教會負責後勤,但長途行軍加上還要儘快集結, 註定不可能攜帶太多的物資,但手頭基本上都有充足的現金;本就很有商業頭腦的北港人立刻嗅到了其中的商機,紛紛熱情的向這些大頭兵們兜售倉庫裡滯銷的商品百貨,外加質次價高的土特產。
至於中高階的軍官乃至聖戰軍的統帥部,則在北港市政府的熱情邀請下早早搬進了城內專門為他們騰出來的豪華公寓和高階旅店,為出征準備養精蓄銳——或者趁還有機會的時候徹底放縱享樂一番。
畢竟開戰後無論結果如何,來回兩個月的海上旅途是絕對少不了的;在塞滿了士兵和輜重箱的戰艦上度過大半個盛夏,可想而知會是何等的折磨。
對於這一點心知肚明的路德維希並未提出什麼反對意見,或者說他很清楚就算反對也沒用——且不提自己只是眼下北港三個聖戰軍總司令中的一個,就算在自己麾下的軍團中,他甚至都沒有絕對的話語權。
原因也很簡單,克洛維並不想打仗一仗,卻又必須至少湊齊兩到三萬人組成完整的軍團;於是王家陸軍為了應付了事,零零碎碎的從西線,南方和東部要塞分別抽調兵力,東拼西湊的給路德維希湊出了一支“大軍”。
這支部隊裡有在西線戰場上磨礪過的老兵,有在東部要塞半輩子也沒怎麼開過炮的炮手,有南部要塞只在訓練場上騎過馬的驃騎兵,有鬍子都花白了的參謀, 也有剛剛畢業兩個月,熱血沸騰的年輕中下級軍官……
這麼一幫出身不同, 年齡不同,操著各種各樣聽得懂聽不懂方言的傢伙唯一共通的地方,就是都覺得聖戰大軍一至,異端叛逆必定望風而降,這場“遠征”權當是去新世界公費旅遊了。
原本覺得這支“大軍”再怎麼爛,也不可能超過雷鳴堡徵召軍的路德維希,發現自己還是稚嫩了;畢竟徵召兵團再爛,作為最大出資人的路德維希在軍團內是有絕對話語權,膽敢抗命就當場亂槍打死,沒有人敢說半個不字。
但這次不行,各個戰鬥單位都是從所屬的常備軍團拆借出來,屬於有編制的軍隊;願意配合只是因為服從命令,加上路德維希“總司令”的頭銜,大家不過是單純上下級的關係而已,不存在什麼服從關係。
更嚴重的是,在雷鳴堡徵召軍時哪怕情況再嚴峻,路德維希也有羅曼這個重要親信,還有一整個精銳的擲彈兵團作為倚靠;但這次除了衛兵,參謀班子都是王家陸軍拆借出來的…他是貨真價實的孤家寡人。
面對這支字面意義上一盤散沙的烏合之眾,路德維希也只能選擇睜隻眼閉隻眼,畢竟還要指望他們拼命,很多事情也只能從長計議。
但當真正見識到這幫人的傑出的“紀律”和高超的“戰鬥力”之後,路德維希徹底崩潰了。
“二十個團計程車兵,有十五個都是入伍不到三個月的新兵,從各地民團抽調的後方兵力甚至還在一半以上!”
“八千名士兵沒有接受過射擊訓練,兩個騎兵團都只訓練不到半年,還只有五十匹戰馬和一百頭騾子,而又老又瘦,根本不可能登船度海!”
“軍官幾乎沒有實際參戰經驗,這也就算了;參謀官看不懂地圖,後勤總負責人只精通三位數以下的加減法,一半以上連戰術操典都背不出來,剩下的一半會的還是三十年前老掉牙的那套沉渣爛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