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我必將加冕為王>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清洗的前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清洗的前奏 (1 / 3)

激動人心的演講,在如雷的掌聲中落下了帷幕,同時從各個殖民地趕來的代表們離開的時間,也同時提上了日程。

能夠被各個殖民地議會作為使者和話事人外派的成員,地位和話語權在議會內分量絕對不會低;既然帝國已經開始動手平叛,作為各自城市內重要成員的他們當然也必須儘快趕回去,商量接下來的對策——外加劃分陣線。

原本還能相互容忍,共同存在的“自由派”與“忠誠派”,在“灰鴿堡大屠殺”後註定將勢同水火;形式已經到了這一步,雙方再無任何妥協的餘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在會議結束的末尾,趁眾人未離場之前,安森又宣佈了三件事情:

第一,風暴師即將開拔,並且首站就是“親密的盟友”紅手灣,協助那裡的市議會剷除內部的忠誠派勢力,將他們的產業交給“真正可靠”的人打理。

這一點沒有遭到現場的任何異議,除了冬炬城的代表提出些許建議,希望紅手灣和白鯨港可以在處理這個問題上“保持一定的剋制”,“不要將帝國犯下的可怕罪行再重複一次”,其餘殖民地均表示了贊同——包括紅手灣自己。

但與紅手灣相比,冬炬城會有這種委婉的想法並非是有騎牆的想法,而是他們真的無所謂:這座帝國殖民者們向新世界內陸開拓的橋頭堡,面對的情況和其它殖民地是截然不同的。

對他們而言,最大的威脅來自荒涼而又原始的自然世界,最大的爭議是在已經佔據的土地上深耕,還是繼續探索更加富饒新領地。

至於是保持獨立還是繼續向帝國效忠,真不是他們關心的事情,兩邊的聲音在那裡影響都不是很大。

如果所有殖民地決定締結同盟,“清洗忠誠派”就是所有人用來向其它盟友交出的“投名狀”,對冬炬城就變成了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因為他們根本沒認真考慮過這麼極端的情況,所有人都可以被認為是自由派,也可以被當成是忠誠派。

如果克洛維軍隊在紅手灣乾的很極端,並且要求所有殖民地照辦的話,對原本還很團結的冬炬城內部絕對是一次不小的打擊,甚至會引起分裂。

對此安森表示,崇尚正義與自由的克洛維人絕不會與帝國同流合汙,將會更加公正的對待那些持有不同想法的人。

實際上他對冬炬城的擔憂其實也非常理解——原本不想參與,一時氣憤就被其它殖民地裹挾著加入了叛亂;如果不是為了一視同仁,安森甚至都不打算拿冬炬城怎樣。

緊接著就是再次提起了“共同陣線”的事情,這一回在場的代表們再沒有任何異議——或者說也不敢再有什麼異議了——紛紛表示會在回到各自殖民地後,在議會內積極推動此事,儘快先達成關稅同盟和防禦同盟兩項,確保物資和軍隊在各地行動時不會受到任何阻撓。

必須承認,雖然是殖民地,但帝國人和瀚土人就是不一樣;這種在七城同盟會出現各種扯皮,甚至需要解釋的事情,對這些家境殷實,受過良好教育的殖民地議員們,簡直就像呼吸一樣自然。

只要有人願意“聯合”,他們自然而然的就能想到像帝國那種主權統一,但地方擁有相當自治權的統治結構;自發的去組建一個相互勢力間平等,囊括所有人的“新世界議會”。

哪怕這種認識和安森所設想的“共同陣線”其實不太一樣,也比沒有強;自願組織起來的聯合體,終究是要好過必須風暴師親自下場動手,把一幫三心二意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的傢伙強行捏在一起。

至於最後一件事其實是兩件事,那就是讓各個殖民地允許白鯨港的守信者同盟在他們境內活動,同時讓《白鯨港好人報》在各大城市和港口開開設分社。

詳細內容安森並未細說,只是泛泛的談了談前者是普世宗的信徒組織,後者則就和《白鯨港好人報》一樣,只是落地後會變成他們當地的報紙而已。

對此各個代表們也沒有多想,紛紛點頭同意。

相較於秩序教會的那套模式,普世宗在新世界才是真正有影響力的“秩序之環”信仰;白鯨港的瑞珀主教在周圍幾個殖民地也很有人氣,就連冬炬城都聽說過他的名字,允許他的信仰組織在各地活動並不是什麼無法接受的事情。

至於報紙這種對新世界還比較新鮮的事物,代表們其實不是很瞭解它究竟有什麼意義,只是隱隱覺得克洛維人可能希望用它來蒐集情報;類似的事情大家其實都在做,換一種方式似乎也沒什麼。

但這兩樣才是安森真正想得到的,也是必須要各個殖民地主動接受,才能發揮百分百威力的一步棋。

對出身複雜,來源不明的新世界移民,信仰是絕對的最大公約數,也是唯一能夠團結所有人的力量;偏偏殖民地最流行的普世宗又是一個去中心”,十分講究個人主義的教派,空有強大的力量卻無從發揮。

但如果有一個聲音,一個能夠動員這股力量的組織…他甚至能越過各個殖民地表面掌權的議會,直接和最底層,最多數的移民建立起聯絡。

至於報社…除了要為盧恩家族造勢,外加蒐集情報這些“小目標”外,灰鴿堡屠殺已經證明了它究竟有多大的魅力。

幾幅簡筆畫和一些文字,讓你對千里之外一群不認識的人之間發生的事情,生出“感同身受”的情緒。

讓原本根本不會濺起什麼的水花的小事,掀起驚濤駭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