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在洛倫的計劃當中,埃博登的陷落根本就是時間問題。
或者應該反過來解釋,這座重要的港口城市從一開始就不可能守得住。
因為她的“城牆”——帝國靡費重金,打造並且維持的遠洋艦隊——早就已經不復存在了。
作為一座城市,埃博登兩面靠海;意味著敵人的艦隊甚至不需要登陸,就能同時向兩面城牆發動進攻;而陸地上埃博登的城牆又薄又矮;哪怕最近三年已經儘可能改造和維護,也是無濟於事。
但她的所處位置又是如此重要——只要埃博登還在帝國控制下,亞速爾的軍隊就不可能真的大規模入侵和登陸,因為沒有足夠的港口供他們停泊;同時也沒有一個穩定的,能夠和後方連通的落腳點,同時徹底封鎖帝國的海岸線。
對於帝國,只要埃博登還在,後線就能透過寶石河,從帝都方向源源不斷的運送物資到前線,同時將戰場控制在埃博登一處,極大的降低了戰爭帶來的損失和破壞。
對於亞速爾精靈,攻下埃博登是他們必須做,也勢在必得的一件事情;他們必將傾盡全力,竭盡所能的進攻,即便會將這座城市化作焦土,對他們而言也是值得的。
防禦力量薄弱,地理位置對雙方又是如此重要——這意味著埃博登將會變成一處極其可怕的深淵,源源不斷的吞噬雙方的血肉,直至一方把鮮血流乾。
很可怕,很悲慘,很殘忍,也很真實…很公平,狹窄的戰場和單調的攻防戰,雙方都沒有太多的花招,或者任何可以秀的空間。
但問題是,現在的帝國…根本沒辦法立刻將所有的本錢,都投入到這張賭桌上和對面一起打水漂。
她有數以十萬計的軍隊,有充裕的後勤補給和堆積如山的財富——但想要將這些統統“變現”,需要時間。
從半人馬戰爭之後,洛倫多少也對帝國的戰爭動員有了一定了解——首先被集結起來的,一定是帝國軍團,從命令發出到成功抵達指定目標,前後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這還不算完,因為被集結起來的軍隊並不會攜帶太多後勤,扣掉集結的一個月,各種物資(尤其是食物)最多隻能支援十二天到一個月時間的消耗。
因此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根據物資供應地點和戰場來建立一條穩定的補給線,才能讓軍隊毫無顧慮的前進,並且保持百分之百的戰鬥力。
此時各公國的軍隊也開始集結出發,這些軍隊的補給一部分靠本國後勤,一部分靠沿途的城鎮與鄉村;
因為每個地區能夠提供的補給是有限的,為了不和帝國軍團搶補給,往往都是先劃分好線路,分頭並進。
最終,成功抵達目的地並且集結起來的大軍,至少需要花費三個月的時間——這是理想狀態,按照帝國曆史上所有現存史料記載,能夠在四到五個月內完成集結,都已經稱得上“神速”。
所以在她成功將自己的資本變現之前埃博登肯定,並且百分之一百已經陷落了。
顯然,在場的公爵們都想到了這一點。
所以就產生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誰去領軍?
這一點顯然易見——易攻難守的埃博登除了足夠精銳的軍隊,至少還得又一個足夠經驗豐富,聲望卓著的統帥,才能確保這座城市能夠堅持到帝國的軍隊集結完畢,奔赴戰場。
沒有足夠的聲望,不足以激起士兵們死戰不退計程車氣;
沒有豐富的經驗,不足以面對這種與帝國不相上下的強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