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前朝宋帝出了名的尊道貶佛,譬如宋真宗就強行將道教的趙玄朗認作了祖宗,因此,佛門弟子在宋朝時期的中土大地上沒少吃癟。
這個影響最終令成吉思汗也相信“道家比佛家更擅長生不老之法”,故而在感受到死亡的威脅後,奉全真教長春子丘處機為國師。
不過到了後世,道消佛漲,蒙哥汗和忽必烈在心裡已隱隱希望佛教能在天下人面前戰勝道教,只因道教為純正的漢族教派,而佛教卻是天竺人、蒙人、藏人各民族都信奉的教派,要想征服天下,道教必須敗給佛教!
如此方能堂而皇之將佛教立為國教、一統江山!
於是乎,蒙哥汗命忽必烈在開平府大安閣舉行了一場規模空前、震驚寰宇的佛道辯論大會!
佛教派出了當朝那摩國師、薩迦教主八思巴、白教教主、大理國僧、少林寺長老、五臺山長老、神武寺住持等,共三百餘僧人參加;
道教以全真教掌教誠明真人張志敬為首,派出了蠻子王先生、道錄樊志應、通判魏志陽、講師周志立,共二百餘道士參加;
裁判和公證人則包含當時的親王忽必烈、尚書姚樞等人在內,共二百餘人。
因為當時八思巴已經是忽必烈的上師了,忽必烈為了不顯得刻意偏袒佛教,他特地安排姚樞擔任了總裁判一職。
佛道雙方各派十七人作為代表,圍繞《老君八十一化圖》和《老子化胡經》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剛開始雙方尚還你來我往,直到八思巴上陣。
八思巴此番做足了準備,他緊緊抓住《老子化胡經》的三個問題:
“此經是否為老子所說(老子死了幾百年之後忽然冒出來)?”
“何為佛(佛為覺者,並不是固定的名位)?”
“老子有無到天竺化佛(《西京雜記》載老子死於漢地)?”
反覆攻辯在場道士。
結果道士們要麼是回答“無答”、要麼是回答“不曾聞得”、要麼是不敢持論,逐漸落入下風。
被逼無奈,道士們只能拿出了道門過往最常使出的殺手鐧——《史記》來證明“老子化胡為佛”是真實存在的。
理由是,“《史記》裡記載了老子西出函谷關一事”。
可當道士們拿出《史記》後,卻正中八思巴下懷,隨即,八思巴就開始了他在辯論場上對漢人道士們的“瘋狂殺戮”!
八思巴問:“你們中土的《史記》只記載了李耳先生西出函谷關,有說他化胡為佛的事嗎?”
道士們回答:“沒有。”
八思巴再問:“被你們尊為道祖的李耳先生所寫的經書叫什麼?”
道士們不假思索回答:“《道德經》。”
八思巴再三問:“那麼,除了《道德經》之外,李耳先生還寫過什麼別的經書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