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小腰把頭髮理順在耳朵後面臉色平淡的說道:“從一開始我也沒覺著你新交的這兩個朋友能幫到你什麼。”
方解笑了笑沒回答,只是搖頭嘆道:“以後要靠自己的兩條腿走路了,還有幾千裡呢啊……走到帝都的時候,我的腿豈不是要走的比小腰姐的腿還美?”
“往哪兒走?”
大犬問。
“如果要走官道的話,就得想想辦法怎麼易容了。”
方解皺眉,剛要說話就聽到沐小腰壓低聲音說道:“安靜,東南方向有不少人過來,其中有高手!”
大犬抽了抽鼻子,搖頭:“沒殺氣”
……
……
就在方解他們幾個狼狽不堪的躲避著刺客追殺的時候,在距離他們很遠很遠的從江南通往帝都的一條官道上,一行三輛華美且顯得很尊貴的馬車在上百名隨從的護衛下向著西北方向行進。
這三輛馬車漆成了大紅色,上面還繪製著一些奇怪的線條和圖案。馬車由兩匹很強壯的駑馬拉著,速度不慢但格外的穩定。這馬車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車廂上兩側各插著一面杏黃色的旗子,旗子上畫著一座山一座觀。
而隨行保護這三輛馬車的,是足有一百人的隊伍。最讓人震驚之處在於,這些人明明不是朝廷官軍,但竟然每人都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對於戰馬奇缺的大隋來說,這簡直是一件很難想象的事。
要知道戰馬在大隋管制的極嚴格,即便是世家大戶也會按等級嚴格的控制著能擁有的戰馬數量。
大隋也養馬,但卻一直不能培養出和草原騎兵相提並論的戰馬。論耐力,論速度,論馱載能力,大隋境內的幾個馬場養出來的戰馬都無法和草原良駒相比。這也是大隋皇帝最惱火的事,他的帝國足夠大,幅員遼闊,可就是培養不出上好的戰馬。就為了這個,皇帝甚至專門派人潛入蒙元去挖回來一些牧草,想看看是不是食料的不同導致了戰馬體質的不同,事實證明,他想的太多了。
就因為如此,這一行百餘人的隊伍顯得格外搶眼。
那一百人騎馬而行的,都是身穿暗青色道袍的道人。頭挽髮髻,插木簪,道袍上繡著八卦圖,每一個都是身形修長面容肅穆,他們背後都縛著長劍,長劍劍柄上綁著紅色的劍穗,以至於這隊伍看起來在威嚴中還透著一股別樣的氣勢。
在大隋,只有一座道觀的道人能用杏黃旗。
只有一座道觀可以配備三百匹上好的戰馬。
也只有一座道觀的觀主,出行才有資格乘坐那大紅色的華美馬車。
這些道人,來自清樂山一氣觀。
第一輛馬車裡,坐著的是一氣觀後山專職督促弟子修煉的鳳鳴道人。他是一氣觀觀主蕭真人的二弟子,生性冷傲少言寡語。在一氣觀,一直被弟子們背地裡叫做冷麵閻羅。他和蕭真人的大弟子鶴唳道人分工明確,他只負責弟子們的修行不問俗世。而為人謙遜處事不失圓滑的鶴唳道人,則主掌道觀大部分的事務。
鳳鳴道人獨坐一輛馬車,但馬車裡還裝著不少這次進帝都打算敬獻給皇帝陛下的禮物。包括一整套蕭真人手抄的《道祖說》,還有一氣觀後山茶園今年才採下來的新茶。要知道清樂山的清露尖可是比九品蓮心還要金貴的東西,千金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