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聚在一起,討論如何離開。
原路返回直接沒人提,唯一有可能的出路就是腳下。
因為有風,只要有風就有出路,這是常識。
但風太冷,寧北枳和李大川都下去過,下行不足五百米就承受不住越發陰寒的冷風,帶著滿身冰霜歸來。連唯一一位擁有風屬性異能的黃凱,也同樣受不了風中的陰寒之氣。
等同於無路可走。
所以現在眾人都處於沉默中,包括寧北枳在內,也想不出可行之法。
“要是甘一凡,說不定能下去。”黃凱忽然說道。
“不見得。”如道人說,“雲集島環境以陰煞之氣為主,與此地極陰環境不同……寧組長,你下來的時候可有見到他?”
“他和許菀在上邊,上邊的變化我之前已經對你們講過,如果沒有繼續發生其他變化,他們在上邊只要留心防範沙蟲,應該沒有其他危險。”
寧北枳說著走到平臺邊緣往下看,接著說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時間拖得越久對我們越不利。李大校,我們二人再下去一趟,這次不往深走,以尋找避風處為主,開鑿洞穴,生火取暖。不管深淵有多深,我們一步步來,總有見底的時候。”
“笨辦法總比坐以待斃強。”李大川拿走刀仔工兵鏟,“這就出發。”
寧北枳點點頭,說:“四位道長,你們也準備一下,等我們找到落腳點,你們四人繼續下探,尋找第二個落腳點。黃凱、秀秀、刀仔、小石,你們四人第三批。莫組長,你組織一下其他人,先轉移到最下層平臺,等我們找到合適落腳點之後,負責開鑿取暖。”
眾人沒異議,分頭準備。
寧北枳則與李大川下到第一層平臺,略作調整,沿山崖向下探尋。
尋找落腳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深淵很寬,風霜像霧一樣瀰漫,影響視覺,崖壁覆蓋一層冰霜,其中尋找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兩人分頭行動,足足用去一個多小時才找到一處可容多人棲身的避風處,便開始人員轉移,生火取暖。
兩人回到平臺休息,四位道長便往更深處尋覓,他們用去的時間更長,近兩個小時才找到第二個避風處,然後就是黃凱秀秀四人,等他們找到第三處落腳點的時候,前後加起來已經過去了七個多小時。
人員轉移到第三處落腳點,寧北枳與李大川再次動身下探,這個時候,眾人身處的位置距離最底層平臺接近百米。
也就是說,三組人用去七個多小時,加起來才下行不到百米距離。
百米深度,氣溫截然不同,平臺處氣溫大概零下三四度,到了這裡就有零下十幾度,風中的霜花也由半粒米大小變成一粒米大小,粘在臉上都不敢用力扯。
取暖效果也越來越差,相同的火焰,不同的深度,散發的熱量也不同,越往下火焰燃燒的時間越短,消耗卻成倍增加。
大概,唯一的優勢就是這裡的靈氣更加充裕,消耗能較快補充回來。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崖壁處,李大川眉頭深皺著說。
“我知道,但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寧北枳沉聲說。
李大川沉默了好一會兒,忽然問:“你為什麼進來?”他也是真能忍,憋到現在才問這個問題。
“你還記得庫米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