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松油被火把引燃,“轟”得一聲化作滔天的大火瞬間吞噬了清兵的糧草,熊熊的火苗噼啪作響,在夜空裡格外清晰。
互相廝殺的滿洲兵和八旗兵見到自家糧草庫被燒,也頓時慌張起來,停下戰鬥去滅火,但已經為時晚矣,數以萬記的糧草就被何其正的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而始作俑者何其正則早已已經搶了一匹馬逃離了此地,趁著夜色直奔瀋陽方向,一路上遇到整建制的清兵就繞道走,而對於那些三三兩兩的則就殺掉,搶了馬匹和乾糧繼續逃亡。
就這樣,過了三天三夜後,他終於過了撫順關,在這裡他陸陸續續撞見了許多從瀋陽方向撤回來的建奴兵,料想一定是自己火燒草料場的訊息傳到了前線,使得那努爾哈赤擔心後方被偷,便撤了軍。
“若是趁這時候發起反擊,我大明很有可能就此攻入赫圖阿拉城啊!可惜,自己身無兵權,就算有了二成內力,面對整建制的軍隊也毫無作用!”,何其正感慨兩聲,將手裡最後一口燒餅塞進口中,便翻身上馬朝著瀋陽城方向去了…
在路上,何其正都在想,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在造時勢?
歷史上大明薩爾滸戰役一共投入明軍八萬、雜兵三萬總共約十二萬的兵力,卻被兵不過六萬的努爾哈赤給滅了……
這不能不說是一場悲劇,一場對明朝、對千千萬萬的漢人來說的大悲劇……
而如今自己在這個時空,殺了後金(後改稱清)一個疑似皇太極的傢伙,那麼也就是間接的切斷了後金的“老二”,那麼,眼下的大明是否還能度過眼下的難關,在崇禎的努力下改變歷史呢?!
“這的確是一個只得深思的問題呢……也許,值得試一試呢……但是前提是,那兩個被我殺死的傢伙中必定得是皇太極啊……”,何其正眉頭緊鎖著,漸漸的沒入了濃濃的大霧中……
……
自薩爾滸戰役結束五天後,坐鎮瀋陽的遼東經略楊鎬坐立不安的等候順天府發落的時候,竟然收到了努爾哈赤退兵的訊息,在確認無誤後,頓時大喜過望。
他連忙把自己指揮失當、葬送三路大軍約五萬多人的事情拋之腦後,當即修書一封,命人星夜趕路將“捷報”呈往順天府。
同時,他也秘密派人調查是何原因導致來勢洶洶的努爾哈赤突然退兵,這才知道:
原來己方潰軍之中有人火燒了敵人糧草庫,並刺殺了二貝勒阿敏和四貝勒皇太極,使得正積極作攻打瀋陽城的努爾哈赤當場吐血昏厥過去,後醒過來之後,便做了撤軍的命令。
據可靠訊息,努爾哈赤因為這兩件事被打擊的一蹶不振,已經臥床不起兩天了,眼看著就要歸西了……
在得知這個“天大的好訊息”後,楊鎬做了兩件事:第一是立刻追加“捷報”一封為自己討賞,第二件事就是派人尋找刺殺皇太極的英雄。
很快,楊鎬在潰軍中找到了原開原總兵麾下的副將麻巖,得知了火燒敵營、刺殺皇太極的只是遼陽總兵劉挺麾下一個校尉官駱於期後,心裡頓時有了計較。
於是當晚楊鎬在瀋陽縣衙設宴邀請了麻巖等人,在一頓酒足飯飽之後,楊鎬笑呵呵的對麻巖表示:“麻總兵,這等天大的功勞,你我二人足以,何必再分一杯羹給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