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爺端坐在椅子上,看著上好的烏龍茶,卻沒有半點情致,今天的大壽,可是讓帝王都終生難忘。
十四皇叔謀害聖上,驚擾太后,一旦傳出去天曉得要出多少人命。
再想想善後,真是頭皮都快發麻了。
“長生,你來說吧,一五一十,半個字都不要講錯,事關朝廷機密,切記不可妄言。”
白長生點點頭,看了一眼大管家,又偷瞄了幾眼乾隆爺,這才緩緩開口,想好了措辭語氣,把這十四皇叔下毒害人的事情說了出來。
只聽那尋常平淡的語氣裡,透出的每一個字都讓人心神俱蕩。
···
這十四皇室害人,是怎麼讓白長生洞悉了真相的呢?
那就要分開兩頭去說,也要分開兩個地方來講。
那天吳老三帶著季禮,倆人厚著臉皮去找皮琵夏討要肉蓯蓉,在鋪子裡瞧見了劉三爺買藥,這才引出了事端。
皮琵夏可是神醫之後,自幼飽讀醫書,祖傳的藥典更是窮盡了人間百草藥理,自然有深厚的底蘊來支撐他的眼力。
當劉三把那藥方擺出來的時候,皮琵夏一眼就瞧出了不對勁,等劉三走了以後,細細看了一遍就知道里面有蹊蹺。
匆匆在旁邊擬出了這藥方中隱藏的引子,皮琵夏看後真是震驚失色。
這藥方和當初白長生在山西見到的胭脂膏蒸骨案的藥方乃是一摸一樣。
只不過最下面的地方新添了幾味滋補的藥材,配合著本有的那幾味,和而服用,可駐顏、祛皮毒。
說是能容顏永駐,那不是過是大管家一廂情願罷了,那個年頭但凡有點能延緩衰老之作用的藥材,都冠以此等說辭。
這點不足為過,但奇怪的是那沒補全的藥引子,皮琵夏自行擬出來以後就發現,一旦這後續之藥和這藥方配成的寶藥一同服下,必定會使人蹊蹺身亡。
而且奇怪的是要七日之後才出藥效,這明擺著就是用來脫清干係而準備好的蓋世毒藥!
皮琵夏當即留心了,等吳老三和季禮離開之後,便想起了白長生。
當初白長生他們幾個人在從山西回來的路上,也曾聽聞白長生講起胭脂膏蒸骨案的過往。
皮琵夏當時還很驚訝,壓根不相信這世上真有如此毒藥,但此番見到這等藥方,還真是嘀咕起來了。
馬不停蹄,皮琵夏趕奔去了白家棺材鋪,結果就在路上的時候,遇到了一群歹人。
這群人嘴裡罵著髒話,提著寶刀,一臉的凶神惡煞,看著就不像好人。
皮琵夏刻意遠離了這群人,但那群人所走的方向居然和自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