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鳴前往江東。
徐庶一共用了兩計,單單是從這兩計上來看,便知徐庶的巧虎之名,真是名不虛傳啊!
徐庶的這兩計使出,就能夠保證蘇鳴在江東境內的安全。
頭一計,便是派人在江東四處宣揚蘇鳴要帶著黃祖的人頭祭奠江東。
既提升了蘇鳴在江東的名望,又掀起了江東的民意。
一旦孫權在這個時候動了蘇鳴,那麼,必然得激起江東百姓的怒火。
屆時,只怕江東就不安穩了。
第二計,便是這封信。
以官方的名義,先下拜帖,再給蘇鳴帶上天子使節的名頭。
屆時,你江東孫權敢動天子使節嗎?
你孫權一旦動了天子使節,屆時,曹操藉著天子的名義發上一封檄文。
那個時候,就是天下諸侯,瓜分江東六郡了。
要知道,盯著江東這個風水寶地的諸侯可不少。
有了借題發揮的機會,且名正言順,佔據大意。
這天下諸侯,都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孫權手裡的這封信,不是蘇鳴寫的。
甚至,這封信寫了什麼,蘇鳴都不知道。
這封信,全權由徐庶代筆。
不得不說,徐庶這人真是全才。
計謀方面如同開了上帝視角不說,這文采方面,那也是沒的說啊!
這封信,洋洋灑灑的寫了好幾百字。
就徐庶這個水平,比起那個專門寫檄文的陳琳,那也是絲毫不差的。
看完了這封信,孫權氣的是渾身直哆嗦。
一口銀牙咬的是“咯嘣”做響。
徐庶這封信寫的很官方,那意思是,你孫權繼承父兄之業,為大漢治理江東。
但是,伱們孫家治理江東多年,天子也是很掛心,所以,專門派了我蘇鳴為天子使節,去你江東巡視。
看一看,你們老孫家,把江東治理的怎麼樣了。
最關鍵的是,徐庶用詞可是帶著幾分嘲諷和譏笑的意思。
孫權拿著這封信左看右看,每個字挑出來都完全沒有毛病,但是,字裡行間卻歪歪扭扭的寫滿了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