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們不知道讀書還分這種情況,“為什麼會是最差的一代?”
“是因為人才飽和所致嗎?便顯得人才並不那麼人才。”
越往後看,人們眉頭皺的越緊,“事事都太過矛盾,你說做這事好,但這事的另一面呢?”
“不會考的就不用講了?什麼道理?真真只是看分,為了分?學到的就是自己的,不考就不學了?那這個題的意義何在?擺設嗎?”
“讓你把學校當家,是忽悠你要為家做貢獻,給家長臉,但凡沒按照學校的標準來,那就是你的錯了,一點不為家考慮。”
“所以,真當學校是你家啊?”
“生病了還要寫作業?難受的滋味真的很不好受。”因為光幕中有這麼一個畫面,很多學生一隻手掛著吊瓶,依舊埋頭用另一隻手寫著作業……
不止學校的教育,還有家庭的教育,二者相加,簡直要了學生的老命,精氣神都抽掉一半多。
老祖宗們總算是見識到了後世教育的可怕,他們只有一句話:“拉磨的驢,都不帶這麼使的。”
“時局不同,目的自然也就不同。當時國家弱小,只有人才能翻盤,如今國家強盛,對人才的挑選更是看的緊。”
“不被淘汰?不是遍地開花嗎?去找尋真正適合自己,自己喜歡的從事吧……不是隻有讀書高,萬般皆是路,條條通羅馬。”
“家庭……這就不好說了,還是個人因素。大人與孩子隔了一二十年,有代溝。再者,生存環境不同,造就的思想也有所不同。”
“心急心切……”
他們只能這樣去想,不想帶著惡意去揣測,畢竟為人父母,但是一開始的那位母親,屬實是過分了!
魚念稚光是看畫面就覺得窒息,得虧她家裡人明智,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一切他們能提供的,他們盡了全力,其他全看自己。
【老太太:活著的時候都沒這麼忙過。】
人們疑惑:“老太太又怎麼了?”
【“一老太太死後,家人給他燒了個紙牛,過了一個月,老太太託夢說每天得去割草放牛,家裡人一聽就給他燒了個僕人,結果因為燒的急,沒給僕人點眼睛捅耳朵。老太太幾天後又託夢說,你們這是燒了個啥玩意兒啊,又聾又瞎整天摸索著往出跑,放牛回來還得去找他。”】
聽的人們呆呆的。
“什麼?老太死後天天放牛,還要找那個又聾又瞎的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