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悅帶著一行教授們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因為走的時候,在大家的見證下,潘文悅跟王宇飛簽訂了互助合同。
合同的具體條款就跟王宇飛提出的要求幾乎一致,只是規定的更為詳細,並給出了一些特別情況的處理方式。
對於量子所來說這絕對是意外收穫。
當然對於王宇飛來說,也並沒有損失什麼。
他並不擔心會洩密,量子所大概會比宇馨科技更珍惜量子計算機的領先優勢。
其次,宇馨科技需要儘快有更多的量子計算機進行大量的運算。
單靠現在這個實驗室顯然無法在短期內完成如此多臺的量子計算機制造。
所以跟華科院這邊合作是最好的選擇。
永遠不能小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效率。
這些都還不是最重要的。
量子計算機小型化的設計並不難,但很重要,將這個任務交給華科院也是最好的選擇。
既不怕被洩密,研發速度也有保證。
要知道小型量子計算機可是未來各種航空航天器智慧化電腦管理最重要的一環。
而且小型量子計算機可並不代表著它們的計算能力不行。
按照同種技術基礎生產製造出的量子計算機,在王宇飛的構想中透過這些量子計算機之間特別的通訊協議跟通訊方式,是可以實時共享算力的。
這也是王宇飛希望華科院儘可能儘快多生產些量子計算機,並允許他使用算力的原因。
同時,王宇飛構想跟設計中的量子計算機可以進行主從關係設定的。
這一點跟經典電子計算機的伺服器——單機模式又不一樣,更像一種權威家族管理模式。
第一代的小智無疑就是家族族長,它將具備最大的許可權。比如給使用同一技術之後製造出的每天量子計算機下達任務,分配算力,調配資源,甚至直接獲取資訊等等。這種分配算力的方式無疑遠比經典電子計算機要更高效。
這也是王宇飛跟華科院合作,並要儘快開展量子計算機小型化設計程序的原因。
萬一有一天,他真的對無垠的太空產生了興趣,想要去太陽系轉轉,能夠直接用在宇宙飛船並跟小智保持即時聯絡的小型量子智腦也是必備的產品。
種種原因讓這次宇馨科技跟華科院的合作順利達成。
至於潘文悅告知他對面國家組成了一個什麼量子計算聯盟的訊息,王宇飛覺得是件好事。
未來他還可以跟對面的聯盟合作。
如果聯盟的科學家們並沒有發現寫入硬體協議中的量子智腦管理方式,願意簽訂跟華科院一樣的合同,王宇飛還真希望未來能跟這個聯盟合作。
對方造一臺量子計算機就給暢享科技造一臺,集合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力量這種量子計算機很快就能在全世界遍地開花,只要能有百臺以上,宇馨科技便能擁有極為強大的算力。
華科院這邊宇馨科技不好意思佔用太多的算力,但是西方那邊的競爭對手就沒什麼好顧忌的了。
這其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鑑於小智的量子計算機內部通訊協議跟硬體深度繫結,只要量子計算機制造出來,就能在未來的量子網路上自動上線,並接受小智的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