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尖相關企業大都是贏家通吃的產業。
尤其是晶片產業。
比如生產晶片必備的光刻機,7NM製程荷蘭阿斯麥佔據了全球百分之百的市場。
英特爾當年如果不是為了應對當時龐大無比的IBM,以及反壟斷法案,把X86架構授權給包括AMD在內數個公司,現在的英特爾同樣也能輕易壟斷全球百分之百的市場。
而能實現其壟斷地位,靠的就是專利技術壁壘。
道理很簡單,不能說我研究出來的東西,你說用就用了。
必須要用?
那就得看我是怎麼個想法了。
覺得行,那就給錢拿授權。
如果我不想授權出去,對不起,你就不能用。
什麼?
我不授權你想另闢蹊徑用新產品來跟我爭市場?
那就在你瘋狂砸錢把所謂的新品弄出來前幹掉你!
總之,作為已經在這個領域深耕了幾十年的英特爾大概有一萬種辦法能把一個新崛起的競爭者幹掉,而對方卻只能無可奈何。
這次針對華芯精密,英特爾聯合AMD使用了最為粗魯的辦法。
對母公司漲價!
漲到你賣一臺裝置都只能賠錢的地步,看你還拿什麼去補貼要不斷投入很多年,都沒有產出的燒錢產業。
這個方案一度讓他們很得意。
因為跟華芯智造的談判推進得很順利,對方已經鬆口,未來將逐漸切斷對華芯精密的支援。雙方就快要形成正式合同了。
然而誰也沒想到,這個時候他們突然迎來了來自另外一家華夏科企的溫柔一刀!
腦機晶片!
所以這算是另闢蹊徑?
……
“有具體的技術引數嗎?或者說,這種腦機晶片究竟能實現什麼功能?”
沒有直接瀏覽報告,而是開口問道。
這種技術性文件在送到他的辦公桌上之前,技術部門肯定已經深入研究過了,聽公司這些高層技術大拿的解釋自然比他去翻看整個資料要更有效率。
“具體的技術引數現在還不清楚。至於實現的功能大概就是腦機互動。我們收到訊息,為華已經圍繞這款晶片制定了一個戰略計劃。在這款新型晶片正式流片之前,為華便已經開始設計新一代預留這款晶片位置的主機板。”
“預計如果這次流片順利,下一代的為華產品將會搭載這款晶片,並實現終端跟大腦的直接互動。根據我們的預測,第一代腦機晶片的互動大概停留在腦波解鎖,或者能夠實現螢幕截圖等簡單功能。”
英特爾首席技術邁克·梅博裡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