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徐清認為哪怕陸離離開她的生活,她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但事實證明……
剛進入大學那幾天,確實有不少學長向她獻殷勤,甚至一個班三十個男生,有二十二個向她發起了好友申請。
但對於他們各種獻殷勤的行為,徐清都是果斷拒絕。直到這時她才突然發現,從小到大,與她同齡的異性中,除了陸離,她從不接受其他男生帶有目的的好意。
而且那些男生不管是從任何方面,都跟陸離有著不小的差距。
光是顏值,陸離就勝了他們不少,更何況徐清這次回來,發現陸離似乎進行了二次發育,長相更加俊朗了些。
能力這一方面更是不用說,從小到大徐清就沒怎麼見陸離因為生活、學習上的難題而失態過,每一次遇到問題,他都能迅速找出關鍵並將其解決。
而現在那些追她的男生呢?
雖然有幾個能力確實不錯,可更多的卻是……
別的不說,就拿國慶之前的那一次小組作業來說吧,一個小組五個人,兩女三男,而這三個男生中有兩個向她獻過殷勤。
可結果卻是慘不忍睹。
那兩個男生每天晚上就呆在體育館打籃球,壓根不管小組作業,嘴上還振振有詞,比如“沒關係,學期末老師會撈的”。
而另一個男生倒是做了,但做的慘不忍睹,壓根沒抓住重點,甚至還把徐清和另外一個女生做的那部分給不小心刪掉了。
這就導致他們最後根本沒能按時完成作業,國慶還留在學校苦哈哈地補作業。
這麼一看,徐清愈發明白陸離的重要性。
至少在高中的時候,如果有什麼需要團隊完成的任務,陸離總能快速安排好每個人的任務並高質量地完成他自己那份。
唯一不足的點可能就是陸離太過低調內斂了一些,從來不會主動去參加什麼活動。可是這個想法也在徐清看到關於陸離的影片後徹底消失……
她至今還記得影片中的那個少年,他是那樣的意氣風發……
越是如此,徐清就越是明白陸離對她的重要性,原來在她自己都還沒意識到的時候,陸離就已經在她的心中佔據了這麼大的分量。
當她開始回憶過去的十八年時,驚奇地發現,七成的回憶裡都有陸離的參與。
他們一起上下學,一起出去玩,甚至很多時候倆人連飯都是一起吃的……
而在去外地讀書的這三個禮拜,徐清時不時就會想起陸離,還會想起暑假散夥飯時的那次表白,想起她在大庭廣眾之下毫不留情地拒絕陸離。
如果那一天我答應了他,我們之間又會變成怎樣……徐清常常這麼問自己,每一次得到的答案都讓她心中產生一種名為後悔的情緒。
她為自己當初的選擇感到了後悔。
雖然直到現在,徐清都不能確定她對陸離的這種感情究竟是喜歡還是依賴,但她能肯定,如果以後她的生活中沒有陸離,她會很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