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蘇晨也沒有打算,真的讓庫裡打一整場。
當執教庫裡的時候覺得庫裡太香了,可是當庫裡成為對手,就要時刻注意著他。
單防庫裡最大的問題是,這會給庫裡養手感,庫裡哪怕沒有體能了但是手感養起來也一樣能打出庫有引力的效果。
“消耗一節庫裡,也差不多了。”
蘇晨喃喃自語著。
無限換防對勇士最大的作用,其實是打斷勇士角色球員的節奏。
像巴恩斯,理查德傑弗森,布魯爾這些人,他們的三分本來就不太穩定,然後投籃的時間很碎。
就沒有誰能把三分手感連成串。
而且迫使庫裡單打,還會讓湯普森這個點的手感變冷。
湯普森雖然準起來很不講理,但要是長時間不摸球,他的手感也是會冷的。
作為射手,需要大量的球權喂手感。
這也是為什麼勇士的內線沒有什麼球權的原因。
外線有兩個歷史級的射手,兩人需要的球權非常大量。
當他們三分不準的時候,需要給他們球權,把手感養起來。
當他們三分準的時候,就更沒有理由不給他們球權了,都這麼準了那不是輕輕鬆鬆就收比賽?
科爾用庫裡單打的方式來破他的無限換防,這是蘇晨能接受的。
就算養養庫裡的手感也無所謂,蘇晨已經想好招來對了。
無限換防是肯定要打的。
可能整個聯盟歷史上,都沒有出現,現在森林狼這樣更適合無限換防的陣容。
之所以打勇士無限換防被科爾破解了,但這不是無限換防這個體系本身的問題。
無限換防這個體系的球員,太不容易湊齊了。
就有一個很簡單的問題,隨著小球時代的到來,有防守還有投射的鋒線球員身價一個比一個貴。
像蘇晨知道的那些優秀的鋒線人,比如布里奇斯,阿奴諾比這些都是按幾個首輪幾個首輪來算交易價值的。
光是湊五個這樣的球員薪金就快撐滿了,然後防守是有了,進攻怎麼辦?
沒有控衛,沒有中鋒,那意味著必須有能強解能力的巨星。
而且一個還不夠,人家用Box1去防你巨星怎麼辦?
身邊至少還有個有解球能力的二當家。
同時還有替補也按這個思路湊的話,那就薪金空間交奢侈稅都不夠了。
可蘇晨知道現在球員的潛力,還真就把這個陣容給湊出來了,不打就太可惜了。
揚尼斯阿德託昆博作為強解人,巴特勒作為副攻手,同時其他位置像伊戈達拉和洛爾鄧這些,甚至都不是普通的角色球員,而是入選過全明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