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天蔽日,整個世界似乎都黑了下來。
半球狀本體上,有著一個閃爍著流光溢彩的銘牌,上面寫著三個字:懶神城。
懶神城,直徑五公里。
上方是一片巨大的城市、海洋、沙灘和島嶼,下方是銀亮的金屬半球。
金屬半球像極了冒險者號飛船,但是冒險者號飛船的直徑只有一公里。
在那片城市裡,有一座高聳入雲的懶神塔,以及懶神塔旁邊的附屬建築。還有一座懶神島,一片沙灘,以及佔據了大概半個表面的海洋。
這不是懶神島,也不是懶神塔,更不是懶神系的飛船,它就是一座城市,甚至還包含一部分地球的生態系統,它是貨真價實的——懶神系的天空之城。
懶神系的手筆,已經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這一刻,很多人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看到了現實版的好萊塢大片《獨立日》。
直徑五公里的飛天城市,是什麼樣的概念?沒有人能用語言形容此時感受到的震撼,真正親眼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比在電影的銀幕上看到要震撼太多。
那一瞬間,很多人有一種感覺,似乎整個世界,都已經被懶神系托起,飛向了浩瀚的宇宙。
緩緩升高的城市,在原地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坑洞,但是並沒有海水倒灌,在城市上升的同時,海面之下升出來的堤壩就已經把海水隔離了開來。
在高空中俯瞰的鏡頭,給了地面的坑洞一個鏡頭。
錯綜複雜的各種部件,宛若精密鐘錶的內部,正在快速變化,然後化作了一個個支撐結構和管道,將這片巨大的坑洞支撐了起來。
懶神繫留下的這個大坑,肯定還是要回來填坑的,總不能就這麼棄了啊。
在坑洞裡,其實還留有很多的設施,譬如星辰之橋的尾端,以及其支撐結構。連線懶神島和市政設施的管線等等。
在這些設施自動恢復變換完畢之後,堤壩慢慢降下,然後海水嘩嘩的倒灌進來,把原來懶神島所在的地方,變成了一處海灣。
今天可以把這裡命名為懶神灣了。
海水漸漸淹沒了巨大的坑洞,從天空中看下去,這裡的海水顏色宛若深海,就像是在大海和岸邊的一顆深藍色明珠,又像是情人深情的眼眸。
離地而起的懶神島,就倒映在這樣的一片深藍之中,越飛越高。
在升高的過程中,一個透明的罩子,從“懶神城”的邊緣升起,漸漸在半空中閉合,最終變成了一個封閉的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