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生吐槽的時候,後面其他車廂裡,一大群美國人也都在吐槽。
雖然進來之後看到眼前的一切,確實把他們鎮住了,但是一些比較輕浮的人,卻還是忍不住吐槽一番,什麼大廳太空曠,管道看起來太脆弱,設計不人性化,不合理之類的。
反正就是雞蛋裡挑骨頭。
等到行程開始,有人把行程5分鐘一翻譯,頓時又引炸了一群吐槽。
“行程5分鐘,我記得當初說這行程一共312公里吧,這豈不是說平均時速3744公里?這怎麼可能?”
同一個車廂裡的人,都轉頭看向了自從進來開始,就不說話的一個男子,這男子來自spacex公司,是馬一龍倚重的一位技術專家,也是超級列車的設計者之一。
“我記得HyperloopOne計劃中的超級列車,設計時速也只有1200公里?”
那位oop的技術專家也一臉便秘地點了點頭。
設計時速,通常來說還有一個潛臺詞,那就是很難達到的目標。
設計時速1200公里的話,說不定真正執行時速只有1000公里,甚至800公里,即便是這種速度,也已經接近普通民航了,而這種運輸方式,還不受天氣、氣候影響。
那麼時速3744公里是什麼概念?
秒速3馬赫!
迄今為止,能夠達到3馬赫的人類,恐怕都不到一百,每一個都是各國最優秀的飛行員!估計絕大部分是飛過黑鳥的老飛行員。而且那是飛機!
對了,前段時間被機甲神兵幫忙加速的那位日本飛行員也算一個。
“所以,應該是出錯了?”一名NASA的專家道,“應該是行程五十分鐘……吧……”
也只有這樣才合理吧。
眾人都連連點頭。
如果真的有時速3744公里,那也太變態了……
“可是,如果想要透過磁懸浮軌道,將物體發射到宇宙中,需要最低7.8千米每秒的初速度,也就是時速28000公里的時速……”
不知道誰幽幽說了一句,又讓眾人感受到了深深的惡意。
人艱不拆啊!
果然,地球拋石機這種理論上的東西,根本就不可能建設起來嗎?
因為地球拋石機想要將衛星、飛船、太空艙送到宇宙空間,竟然必須達到28000公里的時速……與之相比,3744公里的時速,又算得了什麼?
可就這樣的速度,他們都不敢相信。
連三千多的時速都達不到,又如何達到三萬的時速呢?
一時間,眾人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心中滿是難言的挫敗感,都不知道到底是希望懶神科技能做到,還是希望懶神科技做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