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們還以為要降落了,誰想到寂靜號就一直這樣在海面上,在距離海面十多米的位置,低空飛行,一路直奔紐約港的方向。
“爸,這又是怎麼回事?”艾利斯的小女兒問他道。
“這是翼地效應。”艾利斯道。
當運動的飛行器貼近地面或水面飛行時,氣流流過機翼後會向後下方流動,這時地面或者水面將產生一股反作用力,當它在距離水面等於或小於1/2翼展的高度上飛行時,整個機體的上下壓力差增大,升力會陡然增加,阻力減小,阻擋飛行器機翼下墜。
藉著這股力量,寂靜號完全可以關閉主引擎,只用副引擎推動寂靜號向前進。
人類製造出來的最龐大的地效飛行器,叫做裡海怪物,它的數量級……不說也罷,在寂靜號的面前不值一提。
艾利斯這樣解釋時,其實內心是崩潰的。
其實,艾利斯想過,寂靜號之所以使用飛艇的方式起飛,是因為它自身太重了,壓根就飛不起來。
眾所周知,讓飛機起飛是整個飛行環節中最難的,需要最大的推力。
所以寂靜號利用氣囊避開了這個環節。
但看到寂靜號可以利用翼地效應飛行時,他就知道,自己的推斷是錯誤的。
現在的寂靜號,首先是一艘船,當它高速運轉的時候,結合了水翼和磁流體推進,可以達到接近200節的超高速,在這種速度下,它只要伸出船翼,立刻就可以變身成一艘地效翼船,在水面上方十多米的距離懸浮飛行。
在這個過程中,它甚至可以在地面上方飛行,這就是地效翼船的牛叉之處。
如果它想,它還可以在這個階段開啟主引擎,離開地面十多米距離的翼地效應區,開始以完全的空氣動力學飛行。
對寂靜號來說,似乎那氣囊,真的只是遊覽模式而已。
畢竟所有的空氣動力學飛行方式,都需要一定的速度,速度一旦降低,就會失速墜機。
而這種時候,還有一種利用空氣浮力飛行的方式……
艾利斯不得不承認一點,目前為止,寂靜號簡直就是最全能的飛行器。
或許,它唯一做不到的,就是飛向太空了。
這第一次傳奇之旅,名義上是懶神科技和redface聯合舉辦的,redface是一家美國的高階俱樂部,所以這次的行程,不論起點還是終點,都是美國。
以美國的西雅圖作為起點,以紐約作為終點,中間繞了很多的地方,最終還飛越了乞力馬扎羅山,創造了一段傳奇。
但傳奇,也終將落幕。
當寂靜號停靠在港口時,艾利斯這麼想。
等等,埃爾克呢?埃爾克到哪裡去了?
(感謝飛翔光翼的飄紅打賞,也感謝阿爾法剃刀、xx小書蟲、indui、earthpanda本月比較大額的打賞,同時感謝其他很多人持續不斷的打賞,哈叔應該努力多更新才對,不過恰好在一個高潮結束,新情節要構思的階段,我先理理思路……其實都是藉口,哈叔正在沉迷守望先鋒……淚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