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楊又推開了一間房門,這是一個會議室模樣的房間。
一邊都是年輕人,一邊是穿著工作服的中年男女。
隨著畫面閃過,這些人的身上都顯示出了他們的名字。
青陽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陳永明。
青陽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邵慶國。
懶神科技技術總監、懶神船廠總裁風天佑。
懶神超算總裁蘇宏義,副總裁韓東……
一個個人影閃過,這裡的每個人,都沒有平日裡人前的光芒萬丈,都帶著一臉的疲憊,每個人旁邊都擺著一杯咖啡。
而邵慶國,就是剛才擺弄寂靜號模型的那位王子楊的恩師,他緩緩道:“我製作模型,進行了船體模擬……”
“我利用超算模擬了升力水平……”蘇宏義幾乎是同時道。
“目前的技術,不可能讓這麼重的軍艦飛起來。”兩個人幾乎異口同聲道。
“人類目前製造出來的最沉重的飛行物,是安225,最大起飛重量是640噸。”王子楊對著螢幕解釋道,“它被設計出來,是用來揹負太空梭飛行的,但隨著軍備競爭的結束,安225的製造計劃就被永遠地擱置了,目前只有一架還能正常飛行。”
“而人類所熟知的,最大的飛行器,是空客A380,最大起飛重量是560噸。”
“640噸和560噸,這就是目前人類技術的極限,而寂靜號的重量,是它的十倍……以及更重要的,它是一艘船,它的外觀,是為了海中高速航行而設計的,並非飛行。”
“任何一個理科生都會知道,當某一項資料指標達到極限之後,想要再進一步都非常難,更不要說,將這個數字提升十倍。”
“但是在我們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王子楊道:“想要讓寂靜號飛起來,目前只有兩個方向。”
“增大升力,降低自重。”
“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方法,讓幾千噸的東西飛起來。還要找到一種辦法,儘可能降低這它的自重,減少負荷。”
“現在,距離我們的時間期限,只剩下六天零三個小時,我們必須在這段時間裡,完成這不可能的設計,並將它製造出來,將寂靜號帶到乞力馬扎羅山的山巔。”
“我們將會分成兩個團隊,一個團隊專注於提升升力,另外一個團隊,專注於降低寂靜號本身的重量。”
“三天之後,我們必須完成技術改造,因為以懶神科技和懶神船廠的製造能力,必須要三天的時間,完成最後的製造。”
“現在,開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