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界雖然總是站在時代的最前沿,但科研界的進展與變化,卻通常很晚才能步入公眾的視野。
萬科研在材料學大會上被打回原形,但對公眾們來說,這一切卻還沒有發生。
京大,圖書館裡,剛剛獲准加入船舶聯合實驗室的幾個萌新正聚在一起交流心得。
導師去參加大會去了,他們也不能在這種時候掉鏈子不是?等到導師從大會回來時,若是問起他們這些天學了什麼,總要有點誠意。
一大早,他們就來到了圖書館開始檢索導師的各種論文。
“我找到了個寶貝,這是師兄給我的導師歷年論文題目。”年齡較大的那位獻寶一般拿出來了一張列印紙:“師兄還給我畫了幾篇導師最得意的論文,師兄說了,都要讀熟了,背會了最好……”
幾個人就都把這論文當寶貝一樣拿去參考。
幾篇重要的論文,更是被重重的紅色標了出來。
《強磁材料在船舶推進技術中的運用》、《波浪漩渦中浮體的非線性分析》、《加固材料的佈局與船體結構最佳化的研究》、《集裝箱船船體動態彈性響應計算為基礎的結構健全性評價》,這幾篇都是導師最重要的論文之一。
“師兄說了,學術界,也有錦繡文章,有時候一片錦繡文章,就能讓人聞名天下,這幾篇文章極有水平,要重點學習。”這位萌新中的師兄道,“我建議咱們幾個人各自檢索一篇,然後學習了,吃透了,互相交流學習,儘量以最快的速度,對導師的研究領域有足夠的瞭解,最快進入狀態。”
能被選入今年重點培養的“船舶聯合實驗室”,他們是不知道打敗了多少競爭對手才進來的。
特別是馬錦程,當初得知結果時真的是喜出望外啊,因為他才大一!其他人怎麼也是本科畢業了。
馬錦程當然不知道,他其實是大師隨便在紙上劃拉名字劃拉出來的結果。
幾個萌新對這個提議非常認可,就各自找了題目去檢索,打算列印下來。
馬錦程又拿了手機,拍了照片,在朋友圈裡刷存在感:“學習大師的論文,珍惜難得的機會,成為像大師那樣偉大的人,加油!”
旁邊幾個人都在搖頭,現在的年輕人啊,不牢靠啊……
馬錦程分到了《加固材料的佈局與船體結構最佳化的研究》這篇論文,他搜尋了一下,出現了兩篇論文。
這還是馬錦程第一次檢索論文,小心核對了作者名字,點進了作者署名萬科研的,認真啃了起來。
馬錦程雖然優秀,但畢竟是大一的超級萌新,啃起來難免吃力,只覺得晦澀難懂,各種英文術語讓馬錦程不得不一直停下來查詞義,一會兒就眼花繚亂,快暈了。
“不愧是大師級的人物,這論文寫的真有水平……”馬錦程趕快拍了張照片,又發到了自己的朋友圈裡,評論了一句。
就跟他真能看懂似的。
旁邊幾個人,也是皺眉不語,這論文,有些人就喜歡向深了寫,嚮晦澀了寫,不這樣似乎不足以顯示自己水平一樣。
馬錦程努力了半晌,把這論文大意翻了一遍,就舉手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