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確認傳送論文?倒計時……”
“測試程式繼續,論文題目:《加固材料的佈局與船體結構最佳化的研究》,作者:打豆豆……”
“測試程式繼續,論文題目:《集裝箱船船體動態彈性響應計算為基礎的結構健全性評價》,作者:打豆豆……”
“測試程式繼續,論文題目……”
“測試……”
“測試一階段完成,共計生成替代、駁斥論文54篇,等待結果驗證……”
“資源空餘,是否提前進行第二階段測試……”一個對話方塊彈出來在桌面上,這個對話方塊又開始倒計時,在倒計時結束後,第二階段測試開始。
“開始進行知識體系整合,尋找新的論文課題,正在生成論文……”
這會兒,論文已經不再侷限於之前王子楊設定的五十四個題目,“打豆豆”開始調集懶神系內部的公共資料。
懶神系內部的資料,即便是公共的,也有一些驚世駭俗的成果,這些資料也被整合成了一篇篇的論文,然後傳送了出去……
夜更深了,一篇篇論文透過“打豆豆”自動生成,順著網路飛散到了世界各地的不同期刊上,如同在後半夜偷偷下起的大雪,一篇,一篇,又一篇,塞滿了各大期刊的投稿郵箱……
此時此刻,在地球的另外一面,卻正是白天,《科學》期刊的審讀編輯魯本剛起身去倒了一杯咖啡,回到桌子前,就看到了桌面上彈出來了一個提示框:“您有一封未讀郵件……”
在他坐下的瞬間,數字跳了一下:“您有兩封未讀郵件……”
魯本拿起滑鼠,剛想點開,就看到數字變成了三篇……
4、5、6、7……
滾動的數字之下,魯本嘴巴越張越大。
而此時此刻,幾乎所有影響力較大的期刊的審讀編輯,都遇到了同樣的一幕。
魯本起身招手道:“湯米,過來一下,我這裡出了點問題,是不是出了故障……”
湯米過來之後,看了一眼,就驚叫起來:“不會吧……”
四周的人都叫了起來:“我的郵箱也出問題了,等等,這不是出問題……你們開啟看一下!”
點開郵箱,一排論文就安靜地躺在郵箱裡,來自同一個地址,同一個署名:“打豆豆”。
“我們遭遇了惡意郵件轟炸?”眾人大驚,“快叫技術部來!”
技術部的人檢查了半晌,得出了結論,道:“這些郵件裡面沒有惡意資料,以我淺薄的學識來看,這些看起來像是論文的東西……它們就是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