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冥這次回來,除了是寒假回家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夏一瑤所投資的電池工廠一期工程終於完工,員工的前期招聘、培訓也都已經就緒,就要正式動工了。
雖然趕在了年前,但是早就已經習慣了懶神系那高速發展的速度,夏一瑤也不打算繼續浪費時間,能早開工,就早開工。
反正工人大多是本地招聘,並不需要趕春運。
在開工之前,還要有一個剪彩儀式,算是慶賀一下生產線正式啟動。
這家電池廠,被命名為“南夏電池”,名字是取了南冥和夏一瑤的姓氏。
至於其生產的產品,則是南冥為其量身定製的。
關於南夏電池生產的產品,曾經有這麼一段對話。
南冥找到了徐亞飛,道:“大飛,你想不想搞電池?”
“不要!”徐亞飛想都不想,拼命搖頭。
當年他剛剛學化學時,老師就告訴他說,電池是個坑,千萬別跳,誰跳誰死!
電池誕生到現在已經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其原理非常簡單,就是讓電解液在正負極之間來回搬運電荷,就算是過了這麼多年,也沒有什麼本質上的改變。
而電池發展,主要是在不斷尋找不同的正負極材料,以及合適配比的電解液,什麼鉛酸電池、鎳氫電池、碳電池,都只是不同的正負極材料和不同的電解液。
但元素週期表裡面,就那麼多點的元素,能實驗的幾乎都試過了。
而現在最普及的鋰電池,也已經有了三十年的歷史,研究電池的人數之不盡,卻幾乎沒有什麼突破,三十年的時間,鋰電池的容量,僅僅是增加了一倍而已!
這是什麼概念?
三十年的時間裡,CPU的晶片效能已經翻了好幾個數量級,都快突破天際了。
其實,關於電池,各種論文層出不窮,各種理論也都有突破,什麼鋰空,什麼鋰水,什麼燃料電池,然而真正能夠走出實驗室裡,達到實用級別的就少之又少,而能夠實用,更能夠大規模工業製造的……
轉來轉去,還尼瑪是鋰電池!
而電池這種實驗化學,有兩個壁壘。
一個是實驗室壁壘。
實驗室裡發論文,某某的電池,可以達到某某的效能。
但是在電池這種偶然性特別高的學科裡,可能實驗室製造了幾十塊電池,只有一塊擁有突破天際的效能,然而還稍微一碰就會爆炸的……
所以論文總是天花亂墜,不斷有各種新的理論,新的電池出現,動不動就增加一倍兩倍十倍百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