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第九百二十四章 放點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二十四章 放點血 (2 / 2)

國內能夠適配WD—60ML的機型除了運—17就在沒有第二款機型了。

原本西北航空廠有意向把WD—60ML嫁接到轟6上,然後幾番試驗後發現,WD—60ML這種大涵道比發動機根本就塞不進轟6的發動機艙,至於其他型號的民航客機,國外的品牌根本就不任騰飛集團的信譽度,拒絕裝配。

而國內80噸以上的大型民用客機又沒有,騰飛集團自己到是有這方面的計劃,但也停留在圖紙上,不是不想實施,而是配套的產業鏈尚不完全,騰飛集團就是想做都做不了。

沒辦法,起飛重量在80噸以上的大型飛機的生產製造那又是一個新的領域,不說其他的,單說這種飛機的起落架,平常的工藝根本無法支撐如此龐大的機體,只能用萬噸以上的液壓段或水壓段對坯料進行揉麵團似的深度鍛造才行。

而國內這類重型裝置可謂寥寥無幾,就算僅有的那麼幾臺也是在造船,兵工、核能等領域,分出那點兒產能根本就不足以支撐這類飛機的生產。

當然有人會說,麥道80和麥道90就是這個級別的飛機,不是說已經國產化了嘛?

是國產化了,只不過這種國產化是需要打引號的,因為麥道的這兩款機型的飛機絕大部分的核心零配件是麥道提供的,國內只不過是作為一個組裝基地而已。

其中就包括兩款飛機的起落架。

當然就算解決了起落架,想要完成大型飛機的製造,國內的短板還有很多,就比如說騰飛集團設計的單通道寬體客機的複合材料使用佔比是35%,其中有兩個機艙段和足機翼需要用碳纖維複合材料一次性成型。

問題是騰飛集團想法是好,可國內根本就沒有十米以上的大型熱壓灌以及可以實現多位噴塗編織碳纖維的大型鐳射噴塗裝置。

日本、美國到是有這樣的裝置,問題是人家多少錢都不賣你不說,連代工都懶得幫你做,理由也很簡單,你們騰飛集團能保證半年的持續採購嗎?如果沒有還是哪兒涼快,哪兒帶著去。

這便是航空界常說的大型飛機天花板。

別看同樣是飛機,但能夠進入大型飛機領域的那才是真正的登堂入室,問題是這樣的企業和國家實在是少之又少,是他們不想嗎?

不,實在是門檻太高,涉及的面大太,根本就登不上去。

騰飛集團自然也遇見了這塊不透明的天花板,甚至比其他同類企業更加孤立無援,這個時候苟下去已經不合時宜,既然如此怎麼辦?

德約科維奇率領的俄國航空工業界浩浩蕩蕩的訪華,既然是合作,自然不能你們老毛子光賺便宜,國內這邊啥都不佔不是?

最起碼也要放點血嘛,不然那些達瓦里氏,哈拉少,烏拉~~啥的不都白叫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