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第九百九十九章 核心團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九十九章 核心團隊 (1 / 2)

是的,莊建業不說把韓國大宇集團完全捏死吧,最起碼也要毀掉該集團旗下的航空製造部門,最好能把大宇集團的航空製造業務連人帶裝置全都吞下才好。

好賴不計,那也是生產過美國F—16的企業,應用的裝置不說是最先進了,但對騰飛集團來說還是能解決很多大問題的。

當然除了生產裝置,莊建業更看重的是那支被大宇集團花重金從某島挖過來的IDF戰機設計研發團隊。

總共348人,不但各個都是歐美頂級名校航空航天專業畢業的高材生,其中不少骨幹還在洛馬、波音、諾格等美國航空巨頭內部擔任過技術方面的要職。

毫不誇張的說,這批人是亞洲航空技術領域的精華。

若非如此,某島的IDF也不可能成為全亞洲第一款第三代戰鬥機,八十年代末便設計定型,相比之下,作為亞洲航空領域底蘊最深厚的國內,十年之後才有殲—10的首飛。

號稱亞洲工業最發達,技術水平最先進的日本,更是連一架戰鬥機都造不出來,只能抱著美國爸爸的大腿,搞了個F—16的plus放大版的F—2,結果還是一如既往的各種拉胯。

正因為如此,別看IDF戰鬥機槽點多的數不清,但一個亞洲第一便確立了人家的江湖地位。

同時也證明了這個團隊的實力與價值。

奈何某島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加之自身財力有限,支撐不了特燒錢的航空業,於是當IDF戰鬥機完成研發後,整個研發團隊便被束之高閣。

束之高閣就束之高閣吧,如果某島當局能善待這些人也行,畢竟躺著數錢的日子誰不想過?

然而某島當局再次發揮他們夜壺理論的傳統藝能。

自己來勁了,拿來夜壺各種爽;完事之後一腳就踢出去,翻臉便不認人。

348人的團隊又不是啥阿貓阿狗,給點貓糧狗糧就完事大吉了,人家可是人,而且還是個頂個的人中龍鳳,既然是人中龍鳳總要有追求的,最起碼買個學區房,實現財務自由總是要有的。

結果某島當局只給他們退休人員的廉價待遇,誰幹?

至於什麼理想、主義、堅持,我呸~~~都快21世紀了,還談這個,out不out!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宇集團瞧準時機,很砸數億美元,如老鼠搬家一樣,一點點的把348人的IDF戰鬥機研發設計團隊,連同家屬一同搬到了韓國。

以此為基礎,組建了韓國KAI航宇集團,開始了野心勃勃的新一代教練機T—50“金雕”的研發計劃。

本來大宇集團染指教練機就讓莊建業很不爽了,這等於是要搶自家殲—7MAX教練機的飯碗。

如此也就罷了,大不了在國際市場上真刀真槍的幹一把? 關鍵是大宇集團既然把莊建業看上的團隊給一鍋端了。

這就讓莊建業坐不住了。

要知道,騰飛集團的殲—7MAX教練機之所以進展緩慢? 最關鍵的原因便是缺乏核心的研發團隊。

沒辦法,騰飛集團起家就不是搞戰鬥機的,而是從無人機開始逐漸在輕型飛機? 輕型運輸機一步步成長到生產中型運輸機和支線客機。

整個科技樹根本沒有作戰飛機的影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