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話又說回來,騰飛集團的TRJ—700支線客機專案的投入的確不小,不說別的,但就為這款機型量身打造的航空發動機,就讓騰飛集團厚實的家底兒縮水了的一半兒。
好在關鍵時刻國家的專項基金和中信集團給予大力支援,再加上騰飛集團控股的招商銀行利用金融工具不斷輸血,騰飛集團這才把6.5噸級別的WD—56ML渦扇發動機和8.5噸級別的WD—58ML渦扇發動機給熬出來。
前者將用於TRJ—700支線客機專案的基本型和增程型。
後者則會配備給TRJ—700支線客機專案的加長型和其他有特殊用途的衍生型號上。
然而無論是WD—56ML還是WD—58ML,這兩款航空發動機的意義並不在於解決了TRJ—700支線客機的動力問題,而是基於這兩款機型,騰飛集團完成了第二代6兆瓦核心機的研發,並且確定了第三代11兆瓦核心機的總體架構。
以此為基礎,騰飛集團第三代航空發動機的基礎型號,WD—60ML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成功落地。
從此騰飛集團在航空發動機方面正式跨過10噸這個中小型與大型的分界線,進而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就比如說一直使用渦噴13作為主要動力的殲教7MAX教練\\攻擊機,在WD—60ML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成熟之後,就可在其基礎上推出小涵道比加力渦扇發動機,預計巡航推力將達到5.6噸,加力推8.7噸,推重比為7.8。
屆時殲教7MAX教練\\攻擊機將會實現質的飛越,若是配上先進的航電系統和武器系統,其效能不亞於早期的第三代戰鬥機。
如此不但豐富了殲教7MAX教練\\攻擊機的產品線,實現使用者的個性化定製,同時也可以進一步依託殲教7MAX教練\\攻擊機這個平臺,打造更加現代化的輕型作戰飛機。
除了騰飛集團的殲教7MAX教練\\攻擊機,成功集團跟巴基斯坦合作的輕型戰鬥機專案同樣可以適配基於WD—60ML改進而來的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
當然,同為輕型作戰飛機,殲教7MAX高配版與成功集團的輕型戰鬥機有諸多重合之處,未來的競爭在所難免。
不過無論是莊建業還是成功集團的當家人黃峰都不擔心。
原因很簡單,騰飛集團的殲教7MAX主攻的教練\\攻擊機方向,走的是多用途的全能路線;而成功集團與巴基斯坦合作的輕型戰鬥機是真正的作戰飛機,專門為戰場而生。
因此基於WD—60ML發展的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對成功集團的輕型戰鬥機來說剛剛好,未來還需要推力達到9噸甚至是10噸,推重比達到9或10的先進中推,才能更好的發揮作戰效能。
反觀騰飛集團的殲教7MAX,那就花樣太多了,一樣的機體,裡面的裝置卻完全不一樣,頂配能用上WD—60ML發展的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使其效能不亞於早期第三代戰鬥機。
乞丐版的可能只用一臺殲七早期使用的渦噴7發動機,內部的操縱系統和航電系統完全照搬殲7的架構複製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