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國內的某些人對莊建業那是又敬又怕,沒辦法,那些想鑽空子的人根本就逃不過莊建業的法眼,因為那些把戲全都是人家莊懂王玩剩下的。
顯然貝爾格萊德並不清楚莊建業這項特質,覺得對TNB—220系列貨機開放准入,不過是個姿態,卻不成想莊建業早就想借著這個口子,怎麼擴大TNB—220系列貨機機隊在歐洲大陸的存在感。
做法很簡單,直接把貝爾格萊德建成中國騰飛面向國內的歐洲高階貨物的集散中心。
從西門子的3G裝置,到德國克虜伯的機械生產線;從愛立信的先進通訊基站,到法國核電集團的關鍵零部件;從香奈兒的包包,到庫奇的香水兒;從施華洛世奇的天然水晶,到阿斯麥爾的光刻機……
但凡國內需要的高階貨,全都集中到貝爾格萊德,然後由此達成TNB—220系列貨運飛機回國即可。
當然,有部分貨物因為尺寸的原因,TNB—220無法搭載,這不要緊,可以安排TNB—18F跑特殊大件兒貨物的轉運。
只不過需要事先與貝爾格萊德溝通好,多少有些麻煩,但絕不是不可以,因為俄國的伊爾—76運輸機經常打著民用貨運飛機的名義往返俄國和貝爾格萊德,既然如此,純貨運型的TNB—18F怎麼就不能落了?
更何況,等到了貝爾格萊德真的成為面向國內的空中貨運集散中心那一天,面對巨大的經濟利益和大量的就業崗位,貝爾格萊德別說TNB—18F貨運飛機,就是真正的運—18運輸機要落,也會欣然接納,因為那種甘之如飴的利益實在是香的不得了。
屆時,中國騰飛的相關貨運機型的往返量將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更重要的是,歐洲航空管理部門根本就攔不住,因為往返航線主要經過的中東和中亞國家,與幾個歐洲鐵桿兒根本不發生關係,即便是進入地中海,也都是碎成一地的小國,也都不足為慮。
可以說歐洲只能是乾瞪眼兒,沒辦法。
這也就罷了,更關鍵的是,貝爾格萊德這樣的航空貨運集散地賺錢實在太容易,旁邊的克羅埃西亞、馬其頓、斯洛維尼亞甚至是匈牙利、希臘能不眼紅?
自然是希望相關的集散地也能在他們那裡建一個才好。
畢竟他們要機場有機場,要配套有配套,要人員有人員,唯一的難點就是開放個貨運飛機落地的資格嘛,反正歐洲航空管理局搞的東西又不是強制性的,再加上空客又沒在他們這邊建廠,怎麼就不能開放了?
所以這個計劃一旦成功,歐洲對中國騰飛貨運機型的接納程度將會迅速播散開來。
既然貨運型都接受了,可運型還遠嗎?
當然不會太遙遠,屆時中國騰飛再出面與空客就相互承認對方機型適航證,且承諾開放彼此市場,然後在聯手跟波音好好剛一把,從東南亞到非洲的廣大海外市場就算徹底開啟了。
此後若是能頂住波音的反撲,與此同時再跟波音在消耗戰當中鬥個旗鼓相當,最後迫使兩家承認彼此的適航證的適用性,並開放彼此的市場,中國騰飛這才算真正的走向世界,成為貨真價實的巨頭!
想要實現這個宏偉目標,目前莊建業缺乏一個抓手,那就是用什麼契機帶動貝爾格萊德航空貨運集中心地位的確立,為此莊建業想過好些個辦法,都覺得有些差強人意,直到馬拉爾內毛遂自薦,莊建業不禁靈光一閃,心說真是瞌睡遇枕頭,想啥來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