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莊建業也不是沒向迪卡斯奧盧做出過解釋,說這就是個普通的文藝表演,純粹的藝術,希望奧斯曼方面不要過分的解讀,至於那些齷齪的畫面,那都是藝術的體現,表達的是一種靈與肉的交融與昇華,希望奧斯曼當局敞開胸襟,用藝術的審美眼光來看待這件事。
可問題是莊建業越解釋,迪卡斯奧盧越是惶恐,要知道他們可是找歐美資深人士諮詢過的,這種大編隊無人機控制別看不起眼兒,但世界上能夠將其玩兒到爐火純青的還真沒幾個。
不說別的,光是每個無人機的精確定位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
因為這種大編隊密集組合的定位精度要精確到厘米級,別說普通的民用級別的GPS衛星定位系統,就是軍用級別也達不到,因為美軍所使用的GPS的精度也不過才1米的水平,遠遠達不到無人機密集編隊控制的水平。
正因為如此,必須採用一種更加精確的定位方法。
在當今世界上,能夠在小範圍實現高精度定位的企業除了美國的波音公司外,就是中國騰飛,因為兩家是世界上唯二具備IGPS,即室內精確定位系統核心技術的公司。
同時也是世界唯二能夠提供最具創新性的脈動式飛機生產線全套解決方案的公司。
儘管在市場佔有率上,中國騰飛的脈動生產線方案比不上波音那樣的強大控制力,卻也能夠在35%的份額當中吃得滿嘴流油。
最不濟也能給不少航空製造商一個備份的選擇,而一旦選擇,可就不是簡單的一套室內精確定位系統那麼簡單,而是圍繞這套系統需要購置一整套符合中國騰飛標準的配套裝置才能實現脈動生產線的組裝。
正因為如此,每一套室內精確定位系統的出售都伴隨著幾乎一整套組裝線的傾銷,往往都是三到四年的週期,數十億美元的大單。
就拿前不久剛剛交付給印尼航空航天工業集團的室內精確定位系統來說,印尼方面1999年3月份跟中國騰飛簽署的採購合同,2001年8月份中國騰飛方才正式交付,前後耗時三年。
因為除了定位系統本身,印尼方面所使用的其他組裝裝置全部要更換,不然無法跟中國騰飛的定位系統匹配,也就沒辦法發揮這套精確定位系統的最佳效果。
為此印尼方面不是沒猶豫過,畢竟整套組裝線更換的話需要48億美元,若是再算上後期的人員培訓和生產線維護,總投資將達到54億美元,這對剛剛走出金融危機困局的印尼來說可不是個小數。
因此印尼方面考慮過波音的同類產品,畢竟印尼的標準更貼近於西方,覺得采用波音的產品能夠減少裝置的更換數量,從而節約成本。
結果不問還好,一問直接把印尼方面嚇一跳,波音光室內精確定位系統的開價就要33億美元,這還不算,其他裝置一樣需要更換,波音給出的理由是,他們升級了技術標準,以往的老裝置無法適應新標準,因此需要全部更換才行。
至於價格也不算貴,也就115億美元,波音童叟無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