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也的確如此。
從航空和航天的起步技術難度來說,航天要遠小於航空。
這也是為什麼上世紀五十年代,錢老主張先發展航天再發展航空的重要原因,然而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特別是深空探測,可重複使用航天器以及載人航天的推廣和應用,以往簡單的將物體送入軌道的簡單做法,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現實需求。
於是航天技術的水漲船高已然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航天領域入門真的不難,可想要做精做透卻不太容易,沒辦法裡面的交叉學科太多,如果沒有長期的積累和經驗根本就玩兒不轉。
在這方面,中國騰飛算是行業裡的一朵奇葩,在其他人都忙著賺快錢時,他們卻將利潤的大頭投入到研發當中,並十幾年如一日的貫徹始終,從不懈怠。
以至於很多年中國騰飛都被各界大佬看成是異類,莊建業更是被不少企業家說成是瘋狂的大傻瓜。
因為投入的那麼多錢,足夠中國騰飛的市值翻好幾倍了,結果卻全填到無底洞去了,幾年甚至是十幾年都見不到效果,跟打水漂有什麼區別?
可當喧囂散去,潮起潮落之後,不少人這才醒悟,當年那些嘲笑莊建業的人早就不知所蹤,而莊建業卻一如當年那個少年一樣,還在不斷擴大自己的商業版圖。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他已經突破一個又一個技術壁壘,完成了航空與航天在技術上的整合。
意思到這一點的田昌茂端坐在沙發上不禁感慨:“這個莊建業真的很了不起。”
一旁的田麓一也點點頭,旋即問了一個令田昌茂有些愕然的問題:“的確,所以,爺爺,我想去ZTMNB工作,您覺得怎麼樣……”
……
中央TV的直播還在繼續,在剛剛過去的20分鐘裡,直播的收視率非常可觀,特別是莊建業當著攝像機鏡頭,全方位,無死角的介紹DPZ—2D型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時,收視率掀起了一個小高潮。
因為這可是國內第一次全景展示自己的先進液體火箭發動機,高畫質無碼的那種。
這可讓電視機前的航天迷、軍迷以及不少不明覺厲的普通觀眾興奮的不行,甚至有不少熱心觀眾直接打電話給中央TV,詢問這一切是不是真的。
因為不少觀眾從外媒資料上了解過類似的技術,清楚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只有前蘇聯突破了技術上桎梏,從而在RD—170這個型號上最終封神。
連美國在這個領域都要依靠俄國才能走下去,因為他們自從土星五號的F—1後就終止了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的研製,轉而走更適合太空梭使用的液氫液氧火箭發動機。
而國內之前連類似的研究都沒有,怎麼忽然就蹦出了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