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原子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原子鐘 (1 / 2)

然而莊建業一番軍、地和資本的多方成功的聯動,成功早就全新的騰飛滬南,令業界歎為觀止之時,卻把中國騰飛最大的競爭對手航空工業集團的現任領導氣得是三尸神暴跳。

倒不是這位航空巨無霸小心眼兒,見不到競爭對手的好,而是惱怒自己的前任簡直比豬還蠢。

滬南航空製造廠給誰不好,非要甩給中國騰飛嘛?現在好了,土地、資金、政策人家都有了,短短一年的時間,騰飛滬南就開始投入生產,一下子就把騰飛秦嶺南麓的航空產能給釋放出來。

空軍也不含糊,直接就是48架運—18NB的大單砸了過去。

而這僅僅是最初的三年產量,等到騰飛滬南將原來的民用機型和部分特種改裝機型全部接手後,進一步得到產能釋放的騰飛秦嶺南麓廠的運—18NB的產量將進一步提高到每年24架的水平,屆時空軍的訂單還會進一步增加。

可這樣一來,航空工業集團在運—8的基礎上升級而來的運—9可就尷尬了,本來運—9的技術水平就比不上運—18NB,唯一的優勢就是成熟可靠,產能比沒有調整的中國騰飛要強上不少,可以作為空軍運輸力量的一種補充和過渡機型,獲得部分訂單。

結果沒想到,運—18NB居然這麼快就量產了。

同樣是四發渦輪螺旋槳運輸機,運—18NB的貨艙可以輕鬆運載一輛全戰鬥狀態下的96式主戰坦克,從中原地區出發覆蓋國內所有領土方向;運—9卻只能勉強裝載部分輕型車輛,執行些中近程運輸任務,遠未達到覆蓋全部領土的技術指標。

空軍用腳指頭想也知道兩款機型該選擇哪一個。

這對航空工業集團的影響相當巨大,因為空軍一旦放棄運—9專案,航空工業集團前期投入的60億人民幣就等於是打水漂,要知道那可是航空工業集團這麼多年勒緊褲腰帶省出來的老底子,這要是賠進去雖然說不上傷筋動骨,但也會特別肉疼。

而造成這一切的都是上一任航空工業集團領導的額短視,哪裡是在甩包袱,分明就是在資敵!

然而風聲傳到上一任航空工業集團領導耳朵裡,這位前任領導同樣被氣得吹鬍子瞪眼,理由也很簡單,當時的滬南航空製造廠就是個爛攤子,除了有些工業用地外就剩下一堆老舊的生產裝置,想要重新啟用沒有一個5、6個億根本就別想。

想要按照中國騰飛的標準建造高水平的向現代化航空廠,最起碼也要投資80個億左右,才能初步看到效果,想要完全實現,沒有個兩、三百億根本就不可能。

這麼大的專案,就算以中國騰飛的財力想要全部做下來也很吃力,正因為如此上一任航空工業集團領導把滬南航空製造廠甩給中國騰飛其實沒安什麼好心。

哪成想,莊建業除了20億的啟動資金外,剩下的全都是從資本市場上淘來的。

這套玩兒法早就超出上一任航空工業集團領導那種利潤、成本的二維企業模式,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所以當聽說中國騰飛實現軍\\民機型的分離,整個生產端的產能被完全釋放,幾乎壟斷國內軍\\民大型飛機市場是,這位上一任航空工業集團領導說不鬱悶是不可能的,但這不能否定當初他的深謀遠慮和拳拳之心。

要怪只能怪莊建業太狡猾,套路玩兒的太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