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在正面對抗中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那在宏觀上低個頭,認個慫就不算什麼,總是比整個國家南斯拉夫化,整個民族重現民國時期水深火熱要強得多。
更重要的是,村東頭莊戶人家又不是不發展,這個民族幾千年來不禁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胸懷;同樣有臥薪嚐膽,君子保守十年不晚的骨氣!
拼著一代人的屈辱和謾罵,為下一代人打好基礎,打牢基礎在墜機事件後幾乎成了決策層上下的共識。
基於此,微觀方面特別是一些關鍵領域就必須加快步伐進行突破,尤其是與國外先進技術和市場完全脫鉤的情況下,這些關鍵領域能否存活,怎樣存活,又如何高效推進原有的重大專案就成了決策層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沒辦法,一旦有事,村霸的行動可不單單實在軍事上,那可是經濟、政治、外交等綜合性立體打擊,政治、外交什麼的都好說,關鍵是經濟,那可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半點兒都不能馬虎。
因此決策層的意見是,找一、兩個經濟實體做試點兒,探索在全面封鎖和脫鉤的情況下,這些經濟實體的生存之道,從而摸索出一整套切實可行的危機下的經濟發展策略。
而這個試點若是放在以前還真挺難找,畢竟這種自絕於國際市場,無法獲得先進進口裝置跟自廢武功,揮刀自宮沒啥區別。
哪怕會得到國家的大力扶持,那也得不償失。
所以沒那個企業或經濟實體願意評上這樣的試點兒。
可自從村霸家完成政黨輪替,橫壓一世的“全面遏制”戰略全面實施後,針對東方某大國的施壓便開始變本加厲,尤其是航天部門和中國騰飛這兩個經濟實體,幾乎是一天一個政策,那架勢不把這兩個東方某大國的企業用絞索絞死決不罷休。
既然如此那就不用找了,反正這兩家已經是村霸的眼中釘、肉中刺,那就乾脆讓這兩家作為試點兒正合適。
正是決策層有這個意見,中國騰飛才會召開此次領導班子會議,商議一下成為試點之後的經營策略和大致方針。
是的,莊建業直接就預設了試點兒,根本就沒有猶豫要不要幹。
沒辦法,在莊建業看來這東西沒啥好想的,因為中國騰飛體量已經足夠大,就算沒有“鬼精靈”系列無人機,村霸也不準備放過他們中國騰飛。
因為大飛機、先進工程設計軟體、先進半導體制程、導航衛星和先進光學衛星都是村霸手裡的王牌,別說中國騰飛這個外人,就是日本、歐洲這些盟友村霸都不讓他們染指。
正因為如此,就算中國騰飛想妥協都不行,就如同石軍在華盛頓郵報的專欄文章所說,中國騰飛已經被叫做騰洛馬,體量已經跟大象一般,碗口粗的小樹怎麼可能遮擋得住這麼大身材,所以中國騰飛要麼面對現實,要麼逃避現實。
莊建業不是不想韜光養晦,畢竟戰略機遇期這東西誰都想搭一搭順風車,風口嘛,弄好了豬都能飛起來。
問題是現如今中國騰飛已經藏不住了,已經被針對了,哪還韜光養晦個屁,擼起胳膊死磕就完事兒了。